古代郎中写的药方,这字迹远胜许多书法家,让现代医生都汗颜

2020-09-06 04:11:24 作者: 古代郎中写的

瞧这张病历,上面的字是群魔乱舞,宛如天书,病患及其家属根本看不懂,但医院的护士以及其他的医生都可以看懂,这就让人纳闷了,难道学医的还要专门学习这些“鬼画符(医生体:医生开处方所用的字体)”。

据笔者一位学医的朋友透露,他们并不会专门学习“医生体”,但接触久了,自然就懂了,其中一些专业术语,病人不懂,但医院里的护士却是清楚的,至于为什么这么潦草,因为医生一天不可能只诊断两三个病人,而且专门为一名病患开一堂长达数小时的讲解课,让病患对自己的病情一五一十、详细的了解也不太现实。

不过有细心的人就发现了,古代郎中的药方,那字迹堪比书法家,现代“医生体”根本没法比!

傅山是明清之际的一位书法家、医学家,时人称其为“医圣”,现存其著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大小诸症方论》、《石室秘录》,以下便是傅山开的一道药方。

古人言:“不为名相,即为名医。”古时不少学子都是有志之士,认为即使做不成辅佐君王的宰相,那就当一个悬壶济世的好医生,而读书人都是能写得一手好字,特别重视书法,就算是当了医生,那字也是写得特别漂亮。

由于傅山的书法格外突出,其开的方子也会被人珍藏起来,民国思想家梁启超将傅山也是列入了清初六大师,不过明亡后,傅山就隐居起来了,秘密从事着反清复明的活动。

中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唐朝以后我国大量的医学理论和著作传到了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影响深远。

让人频频称奇的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的药方洞窟门刻有多达150多个古代药方,其中多数是唐代药方,内容涉及到而来治疗癌症和传染病的方法。

明清后则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现今针灸、拔火罐等还是非常受欢迎,虽然在清末民国年间,西医大量涌入,对中医的冲击很大,甚至有人主张废除中医。

但中医的发展历史漫长,其中不乏有利于人们的药方,如果中医就此消失,日后也一定会成为遗憾,最终中医在其支持者的努力下保存了下来。

而古代郎中为什么可以写出一手好字?是因为接受诊断的病患少吗?这其实是一部分原因,我国人口直到清代才突破了一亿,另外古代医生也有区分,在皇宫专门服务皇帝的是御医,天下皇帝虽然只有一个,但御医却不止一两个。

在民间,各类医生都有,有专门服务于权贵的,平民百姓通常找的是乡野医生,不能说乡野医生的医术不高,不过他也没有现代医生这般有压力。

古代郎中写的一手好字还存在有一个重要原因,古时医生的地位并不高,被列入三教九流,而医生通常也是以文人自古,博古通今,重视声誉,如果字写得差,他既不可能融入文人中,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信任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