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著名的哲理诗,短短4句令人叫绝!

2020-09-07 16:26:00 作者: 唐代不知名诗

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则以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这部分哲理诗,通常饱含了诗人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譬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泾溪》,便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诗。

《泾溪》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然杜荀鹤之名,相比较白居易、苏轼等知名诗人而言,略显不知名,但是他的这首诗,却以景物中寓哲理,析理得透彻,闻名遐迩。全诗主要是通过运用比喻手法,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居安思危”的历史告诫,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杜荀鹤的这首《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它的意思是说,泾溪里面有礁石,水流湍急,行船很危险,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一年到头都不会听到翻船沉没淹死人的消息。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得知人因为环境的恶劣,所以深谙泾溪航行的危险性,故时刻保持着“兢慎”,这样也就得以平安地通过这一段险象环生的水路。

然后,我们再看诗的最后两句“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即没想到在水流平稳,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船沉没淹死人的消息。乍一看,这种现象似乎不合常理。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船的沉没取决于开船的人,不是取决于路的险要或平缓。人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惯性,当溪险石危时,自然会时刻警惕,也就安如泰山。而当平流无石时,很容易懈怠,便会舟覆人亡。

这便是杜荀鹤这首《泾溪》诗析理的高妙之处。延伸来看,杜荀鹤在这里绝不仅仅是说明行船的道理,他也在比拟人事的成败,甚至是国家的兴亡。《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有一句名言:“生于忧患,亡于安乐。”这首诗中泾溪的“险”便是忧患,泾溪的“平”则是安乐。所以人要居安思危,才能保持人事。

众所周知,吴王夫差便是兴于忧患之时。他励精图治,打败了越王勾践。但后来却享受安乐,怠于治国,最终被越所灭。这个历史事迹,正是对杜荀鹤这首诗中兢慎则成,懈怠则败的实例说明。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说这些历史事迹,即便是放在我们个人身上,即便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只要懈怠了,便会落得失败的后果。

综观杜荀鹤的这首诗,虽然相隔现在千年之久,但是它的现实意义却不容低估。它让我们谨记“兴于忧患,亡于安乐”的古训,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更能懂得“居安思危”的重要性。不仅在人,放在国家、民族上也适用。所以总的来说,杜荀鹤写下的这首著名哲理诗,值得一读再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