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封建时代,我国的墓葬文化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例如在棺椁的规格上,春秋时期的《荀子·礼论》中记载为:“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不同阶层规格不一,绝不能逾越分毫。然而到了春秋末年,所谓“礼乐崩坏”的时候,那时的诸侯们是否依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呢?
事实上春秋末年,周氏王朝的权力和威望已经降至最低点,在这个时候的墓葬制度也有所改变。原本由贵族宗族为单位下葬,改为了以家庭为单位下葬。在一个家族墓地的中央,往往是家庭地位最高的人,其他人按照地位高低环列于周围。而地位高低也决定了其殉葬物品的规模。
▲西周古墓俯瞰
01一提起考古文物,人们脑海中大多浮现的是其价值几何。事实也的确如此,价值不菲的文物,常常被列为国宝。文物贩子和国内外收藏家也对各种值钱的文物趋之若鹜。但是对考古工作者来说,通过考古发掘得到的文物,最重要的是历史研究价值,而这些文物中附有文字的,无疑是最被他们所看重的。
特别是在一些古代大型墓葬中,有文字的青铜器或者石碑等其他器物,能够为考古学家们提供找到墓主人身份的重要线索。所以古墓发掘是考古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有趣的是,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古墓众多,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些古墓被意外发现的趣闻。
▲石碑照片
位于我国太原市金胜村附近的春秋大墓,便是被意外发现的著名大型墓葬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太原第一热电厂正在进行扩建工作。在工地上,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某处的土地裂开了一条大缝,经过仔细观察,施工的工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人工挖掘的坑道。很快便有人猜到,在下面可能是一座古墓,便将相关信息立即报告给了文物部门。
02经过专家对这一区域进行勘察后,确定此处应该有大规模墓葬,所以从1988年3月开始,经过严密准备,相关部门对这一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这里被发掘清理出几百座古代墓葬,其中有一座大墓令考古学家们欣喜万分,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春秋晋卿赵氏大墓。
▲春秋晋卿赵氏大墓挖掘现场
考古工作者们在清理墓葬时,发现墓主人的棺椁被安放在墓地中间,四周还有另外四具棺木。由于当时的工地施工,对墓地还是造成了一定破坏,考古工作者们非常担心这些棺木也被损坏。但值得庆幸的是,墓主人的棺椁有三层,这是春秋时期地位非常高的人才可以使用的三重套棺。而在墓室周围也被填满了大量的木炭和石块,正如《吕氏春秋》中记载:“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
这种棺木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三层套棺是要卿大夫以上的人才可以使用。而在从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发现的铭文,更是令考古学家们基本可以确定这座墓主人的身份:春秋晚期晋国执政正卿赵简子,也就是赵鞅。
▲赵鞅剧照
03在打开最后一层棺木之后,有一位男子的遗骸躺在一堆金银器具上。在棺木中被放置了大量陪葬品,仅是玉器就有100多件,其他的金器、青铜器等等更是无数。可能是由于这些陪葬品数量实在太多,所以墓主人的遗骸便不得不直接放在了这一大堆陪葬品上面。
在墓室中发现的另外四具棺木,从各方面都远远不如那具三重套棺,经过科学鉴定得知,这4人分别是成年男性和青年女性,考古工作者从各种现场情况和陪葬品推测出,这些应该是为墓主人殉葬的随从或者侍妾。
▲春秋第一大鼎
这座春秋时期的大墓能延续2000多年,没有被盗墓者染指实属不易,这也令众多考古工作者欣喜万分。这座大墓中有3000多件文物出土,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的墓葬制度有相当高的价值。其中还有一件迄今为止春秋时期的第一大鼎,可说是万分珍贵。
结语在这座大墓的一旁,还发现了一座面积达到100多平方米的车马坑,其中保存有15辆战车和46匹战马,还有猎犬殉葬于其中。这一大批墓葬的发现,为我国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春秋晚期的生活习俗和相关制度提供了大量证据,可能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价值才是最珍贵的。
参考资料:
《荀子·礼论》
《吕氏春秋》#春秋时期#文物#殉葬收藏
▲石碑照片
位于我国太原市金胜村附近的春秋大墓,便是被意外发现的著名大型墓葬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太原第一热电厂正在进行扩建工作。在工地上,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某处的土地裂开了一条大缝,经过仔细观察,施工的工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人工挖掘的坑道。很快便有人猜到,在下面可能是一座古墓,便将相关信息立即报告给了文物部门。
02经过专家对这一区域进行勘察后,确定此处应该有大规模墓葬,所以从1988年3月开始,经过严密准备,相关部门对这一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这里被发掘清理出几百座古代墓葬,其中有一座大墓令考古学家们欣喜万分,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春秋晋卿赵氏大墓。
▲春秋晋卿赵氏大墓挖掘现场
考古工作者们在清理墓葬时,发现墓主人的棺椁被安放在墓地中间,四周还有另外四具棺木。由于当时的工地施工,对墓地还是造成了一定破坏,考古工作者们非常担心这些棺木也被损坏。但值得庆幸的是,墓主人的棺椁有三层,这是春秋时期地位非常高的人才可以使用的三重套棺。而在墓室周围也被填满了大量的木炭和石块,正如《吕氏春秋》中记载:“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