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灵帝最大罪状是卖官鬻爵?冤哪!这分明是老祖宗的锅

2020-09-07 23:35:35 作者: 《三国》:汉

#头条品书团#

说起三国这段历史,不管朋友们看的《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对汉灵帝这人印象演刻,他最大的标签就是卖官鬻爵,后世之人一说到汉灵帝,脑子里立刻能冒出这几个字,似乎整个汉王朝,就毁在了卖官鬻爵上。

然而,我们都弄错了一件事,卖官鬻爵并非汉灵帝首创,到灵帝时期,这项制度至少已经存在了上百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国的军功爵制,即使是汉代,第一个这么干的皇帝也不是灵帝,而是颇有仁慈之名的汉惠帝,开创文景之治的贤王同样干过这事。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

也就是说,汉文帝时期,为了解决边患(主要是边军缺少粮食),号召产粮富户们用粟米支援边塞,当然,这个支援不是白做的,朝廷用爵位跟大家换。

交纳六百石粮食,就可以有上造的爵位,四千石就可以作五大夫,一万二千石粮食,大庶长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还挺便宜的!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爵位听上去陌生,对,这与公侯伯子男这些耳熟能详的封爵不太一样,这五等爵制是周朝推行的制度,而上造、五大夫、大庶长这些,其实正是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汉朝建立后,基本全盘接受了秦的制度,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是一方面,而军功爵制也是一部分。

军功爵制度

军功爵制正是当年商鞅搞出来的制度,分为二十级,可以用军功换,也可以多交粮食买。

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褭、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大庶长、十三级左更、十四级中更、十五级右更、十六级少上造、十七级大良造。

为什么有粮有钱就想要爵位呢?因为爵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最直接的一点就是犯罪后可以得到优待,用爵位抵罪、减刑。

也就是说,拥有爵位,可以享受某些政治特殊待遇,这是财富所不能给予的。

从秦国开始,就一直存在出售爵位的现象,比如《史记》中就记载了秦始皇时期,为了应对蝗灾,同样下令百姓交够千石粟,就可拜爵一级。

而汉代同样继承了这一制度,以解决特殊时期的国库经费不足的问题,汉惠帝时,曾下令"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

说得直白点,这就是让人拿钱赎死。

一级爵二千钱,三十级就是六万,即六万就可以买自己一条命,对有钱人来说,这还是非常划算的。

不过,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扩充军费,支撑对外匈奴之战,这个赎刑的价格就水涨船高了,如果要免死,得交五十万钱!

这就比较惨了,一般人哪里交得起啊!

比如《史记》作者司马迁,就是因为没钱赎刑,只得硬挺了宫刑,如果司马迁活在今天,靠着他大卖的版权费,免个宫刑,想来是没问题的。

不仅赎罪钱涨了,汉武帝时,卖官鬻爵的买卖也是狮子大张口,"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

汉武帝打仗打得爽,留下个财政的烂摊子,却让后人收拾。

不过,这卖官鬻爵来钱来得非常快,历代皇帝都尝到甜头,便欲罢不能,一有事就想到这赚快钱的方法,忍不住就想卖两个官。

汉灵帝作为有名的昏庸皇帝,一手折腾出黄巾起义、群雄割据的局面,他卖官的力度更了不得,直接明码标价,公开拍卖,连地点都选好了,就在皇帝玩乐的西园,称为"西邸卖官"。

当时是卖官价是多少呢?

二千石的官,二千万出售;四百石的官,四百万出售。

二千石,一般就是公卿、太守之类的高官,四百石则是县尉之类的小官,也就是从中央到地方,无论实职高官、还是地方小官,都可以靠钱上位。

这汉灵帝还真是肥瘦不挑,有钱就行。

这样的卖官鬻爵制度下,导致大量清正廉明、有才能的官员因为没钱,而无法做官,而那些付出巨额代价当上官的人,必然会利用手中职权多捞一把,长久以往,恶性循环,朝廷政权岌岌可危。

从秦汉初期的军功爵制,到汉文、汉武帝时为边事而出售荣誉爵位,再到桓灵二帝,终于对正常的官位下手。

其实,说到底,这些帝王卖官的初衷是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其中不少还是用在军费开支上,确实有正经用途(但也不排除用于个人享受),但出售官职的同时,卖出的也是政权的根本,即执政者天下为公的意识。

当官员做官只是为了私人腰包时,他的任何政令都可能受到老百姓质疑,而当这种"为私"的观念随着卖官鬻爵而公开化时,连最后一块庶羞布都扯下,百姓还如何能服气?社会又怎么维持稳定?

当资本凌驾于政治之上后,一切都将推倒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