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狄仁杰被称为“唐室砥柱”、大唐名相,而不是武周名相

2020-09-08 00:02:44 作者: 为什么狄仁杰

最终,在以狄仁杰为首的朝臣们的极力主张下,最终促使武则迎回了庐陵王李显,彻底挫败了诸武夺取皇位继承权的企图,使这场纷争时得以平息下来。

圣历元年九月十五日,回到洛阳半年后,李显终于被再次册立为皇太子,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流放生活,回到了东宫,这是李唐王室后来得以恢复的前提。这其中,极力促成此事的人是狄仁杰。他的贡献自然至关重要。不仅劝谏了武则天重新立了李显为太子,更是时常对门人属下常言,等武则天驾崩后一定要改周为唐。

狄仁杰去世五年之后,神龙元年正月,狄仁杰的门下张柬之、敬晖、袁恕己、桓彦范及姚崇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卧床之机,联合李唐宗室的力量,发动“长生院之变”,也称“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拥立李显即位,终于重新恢复了李唐政权。

此后不久,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走完了她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临终前,遗旨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据史书记载,在迎立中宗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出过力,但是后世之人多认为是狄仁杰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史籍记载,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秘密接回洛阳,召狄仁杰入宫相见时,武则天告诉李显:“拜国老,今日国老与尔天子!”在《旧唐书·狄仁杰传》中也记载着:“致庐陵复位,唐祚中兴,诤由狄公,一人以蔽。”

当年武则天改元称帝后,狄仁杰虽并未像一些人那样冒死直谏,也没有参与到反对武周政权的争斗中,但是他对李唐王室的忠贞却不容怀疑。即便是后来为武则天所倚重信赖,狄仁杰也始终以“唐室旧臣”自处,“无不正之言,无不正之行,无不正之志”,不遗余力地为匡复李唐政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致令无比倚重狄仁杰的武则天感慨道:“卿非朕之臣,是唐社稷之臣!”

最终,正是由于狄仁杰以过人的智慧劝说武则天迎归李显,生前提拔任用一批矢志匡复唐室的大臣,如张柬之、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人,这些人多是狄仁杰身后五年长生门政变策划者和实施者,如此种种努力才最终使李唐政权匡复。虽然未尝亲见李唐王室的匡复,但正由于狄仁杰生前所做的种种安排,在他去世五年之后其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因而他为重建李唐王朝、唐室中兴立下了不朽功勋。如清代王夫之所言:“(狄仁杰)请复庐陵,而树张柬之等于津要,武氏灼其情而自不能违,岂有他哉?”

明朝思想家顾炎武在游历“乾陵”时,作出《乾陵》诗对狄仁杰的功绩作出了盖棺定论。代运当中绝…弥缝由密勿,回斡赖元功。袝庙尊亲并,因山宅兆同。至今寻史传,犹想狄梁公。

结语

故而,仅就这一功绩而言,将狄仁杰称作“唐室砥柱”一点亦不为过。著名诗人杜甫以他的作品,褒扬了狄仁杰匡复唐室的非常之功绩,由于杜甫与武周时期相对接近,更可以证实狄仁杰有着“再造大唐”之功。纵观他的一生,不惧贬谪敢于直谏君王,遍历宦海沉浮但忠贞爱民的赤子之心却未有丝毫动摇,“大唐名相”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大唐新语》、《旧唐书》、《全唐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