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闺情:陈亚这首词是用中药名写成的,词作表达了什么情感

2020-09-09 09:15:09 作者: 药名闺情:陈

最被我们熟知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这首诗了,杜甫在诗中就写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檀郎”是男子的代称,词中指闺中女子的丈夫。“苦参商”三个字形神兼备,用在词中正好表明这对夫妻的长久分别,闺中女子对这种长久的分别苦恨不已。

正是因为埋藏在心中的离愁别绪,才有了刻骨的相思之情,才有了写信一诉衷肠的动机,这也就回应了词作开篇句的“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了。

词作上阙写女子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便将相思的情感诉诸笔端,以书信的形式告知远方的丈夫。

可是词难达意,相思的方方面面太多,又无法融于一封信之中,由此也能看出来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情深。

正如词中小序写的那样,这是一首“药名闺情”的词,也就是一首以药名写成的词。既然是“药名词”,按照词作要求:每句中至少要有一个药名,而药名也可以借用同音字来表达,这才不失为一首合乎规范的“药名词”。

(一些好听的中药材名称)

反观陈亚的这首《生查子》,上片中的“相思”、“意已(薏苡)”、“白纸(芷)”、“苦参”、“郎读(狼毒)”都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中的药材名称。

词中的“相思”就是药材“相思子”,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红豆”。在我国传统诗歌中,以“红豆”入诗,借物抒情,既含蓄又委婉,我们熟知的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诗中,就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词人陈亚以药名“相思”入词,既合乎“药名词”的规范,也用“相思”的寓意委婉地表达出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陈亚《生查子》词意图)

词作下片中多了一份幽怨的口吻,闺中女子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在“记得约当归”前加上“分明”二字,更显出他们离别时的相约。

这一句其实是闺中女子对当日分别情景的回忆:她一再叮嘱丈夫,在樱桃成熟时,一定要回家,樱桃成熟也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时间,就是希望丈夫在初夏时节回家。但她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却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于是她的内心充满了幽怨,她忍住不又问:现在连菊花都开了,为什么丈夫还不回来呢?菊花开也点明了季节和时间。也就是秋天,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

(菊花)

下阕的四句一气呵成,词作最后一句,以“犹未回乡曲”的反诘一问结尾,描写出闺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能看出她的思忆情深,盼望意切,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其实也可以将女子情感的变化看作是信中内容的再现,由此可见,这是一份情含情脉脉、情味深长的书信,也是饱含闺中女子柔情与相思的书信。

透过陈亚的词作,我们能看出他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不愧是一首“带女性设辞”的精彩词作。

词作曲终阕尽,余弦更兴,这也让读者的情感进入了词境,真心期望闺中女子相思的那个人早日回家,他们也可以早日团聚。

前面说到,这是一首“药名词”,上片中出现了五个传统中医药中的药材名称,其实下片中也出现了五个药材名,只不过有的用的是同音词,“当归”、“樱桃”、“菊花”是药名。

而“远至”和“回乡”则是同音词。“远至”是中药名“远志”的同音词,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远志具有“治痈疽”,也就是说远志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回乡”是中药名“茴香”的同音词,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他不光是药材,也是一种重要的香料。

(中药材远志)

总的来说,以药名填词的是我国古代词作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宋词中也是属于杂体词中的一种。

比如爱国词人辛弃疾也写有一首以药名入词的《定风波》,词作是这样写的: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馀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辛弃疾词中的“木香”、“雨馀粮”(中药名“禹馀粮”的同音词)、“石膏”、“防风”、“常山”、“知子”(中药名“栀子”的同音词)、“海早”(中药名“海藻”的同音词)、“甘松”,都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中的药材名称。

小结

从陈亚的这首“药名闺情”的《生查子》词作来看,宋词的创作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词人的创作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作为“一代文学”,精彩纷呈的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的花囿增色不少,而“药名词”这一朵异花,更是为花囿增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