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在正史中不过一笔带过。但经过小说家罗贯中渲染后,此事便成了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经典桥段。也正因如此,诸葛亮出山后,刘备也对其多加礼遇,史书便说他“与亮情好日密”,引得关羽、张飞二将不喜。而刘备的解释则是: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但刘备后来的表现,却令世人意想不到。
与小说不同的是,诸葛亮归附刘备之后,并没有立即得到重用。甚至在孙刘联盟达成之前,诸葛亮也保持着自己的客卿身份,属于一介白丁。直到诸葛亮亲自远赴东吴,并在此次外交中取得杰出战绩,他才得到刘备亲待。
一、诸葛亮的后勤生涯
从相关史料来看,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并非想象中那样无缺。诸葛亮在归附刘备麾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糜竺、孙乾等人的作用差不多,只是充当一个私人性质的幕僚。而诸葛亮受到重用的转折点,在于出使东吴。在这次外交中,诸葛亮成功为刘备争取到了荆州名义上的一半主权。故而在赤壁之战后,刘备才能在江南地区立足。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刘备平定荆州后,诸葛亮因功升任军师,开始正式成为刘备的心腹之人。
众所周知,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说自己在军事、内政和后勤方面无一不精。但刘备在拿下江南以后,诸葛亮却始终负责后勤任务。
同传又有提到:
“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即便刘备进入益州,蜀汉政权大业已定,刘备依旧不安排诸葛亮接掌军权。与在荆州时相比,入蜀后的诸葛亮还多了内政任务。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刘备去世,诸葛亮着手北伐大业为止。
要说刘备不信任诸葛亮,他也不会感慨“如鱼得水”,更不会把极为重要的后勤与内政任务,交给诸葛亮来处理。但要说刘备信任诸葛亮,后者却鲜少参与刘备的军事行动。刘备入蜀时,庞统随军出征;后来庞统战死,诸葛亮即便入了成都,也没有插手军中要务。刘备攻取汉中,也是采取法正之策,并提拔了出身寒微的魏延与不得志的黄忠。
因此不难发现,刘备是信任诸葛亮的后勤内政能力,而对他的军事能力并不看重。
二、略论诸葛亮首次献计——谋夺襄阳
诸葛亮参与不了刘备早期的军事行动,固然是他在内政和后勤方面表现突出,刘备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来代替。而另一方面,这与诸葛亮本人的军事能力,也有着一定关联。似乎在刘备心中,诸葛亮的实战能力并不出色。
这一点,便要说到诸葛亮出道后的第一次献策了。
关于诸葛亮首次献策,不少读者可能会认为是《隆中对》。诚然,《隆中对》中体现的“三分天下”战略构想,的确能体现出诸葛亮在军事上的高瞻远瞩。
但宏观上的军事能力,是与局部军事能力有一定差距的。针对某一特定战争环境,谋士提出的战略抉择,才是其实战能力的表现。
比如说庞统,他在入蜀之战中表现出色。刘备欲攻取成都时,庞统便立刻献出上中下三道计策。每一计不仅都十分高明,更是考虑到了刘备的名声与操守。
上述可见,《隆中对》并不能体现出诸葛亮对于局部战争的把控能力。因此在笔者看来,这并非是诸葛亮的首次献策。而符合上述要求的,当属谋夺襄阳一战。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这段话的意思是:刘表去世后,其次子刘琮在荆州豪族蔡氏、蒯氏的支持下,如愿继承得到荆州。从结果来看,荆州豪族之所以支持刘琮,是因为后者好拿捏,方便他们向曹操投诚。曹操来到荆州北大门宛城之时,刘备如惊弓之鸟,遂慌慌张张收拾东西准备跑路,因为他曾经背叛过曹操。
路过襄阳时,诸葛亮献出人生中的第一策:
攻取襄阳,而荆州可定。
刘备的回答的则是:
“吾不忍也。”
显然,刘备拒绝了这个提议。但需要指出的是,刘备不攻取襄阳,并非是心中不忍,也并非是为了心中道义。这其实是他在衡量过当时局势,做出的最合理决断,理由有二点:
其一,襄阳是否能顺利拿下?
诸葛亮劝说刘备攻取襄阳,是有一定缘由的。在他看来,刘备在荆州颇有名望,拥有着一定政治基础。再加上刘表死前托孤于他,故而刘备取荆州是名正言顺。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琮与荆州豪族想要投奔曹操,而不是刘备。倘若蔡氏对刘备有好感,应当拥戴与刘备关系更加亲近的刘表长子刘琦才是。
在此情形之下,刘备集团想要在拿下襄阳,无疑会艰难很多。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刘备能否在曹操到来之前拿下襄阳?显然,这对军事实力不强的刘备集团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一方面,襄阳城的城墙高大,历来便是易守难攻之地;而另一方面,曹操攻取荆州是率轻骑而来,刘备攻取荆州根本没有充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