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主专制的男权社会中,偶然涌现出来的伟大女性形象,显得璀璨异常。就像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吕雉,还有直接改元建国的武则天,以及北宋"有吕武之才,而无吕武之恶"的刘太后。
在明朝也有这么一位孙太后——大明孝恭皇后孙氏,她的一生虽无法与前三者相比,不过也堪称传奇。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就是以她是事迹为原型改编的。当然,电视剧并不是历史,其中有很多地方都和现实有很大出入。(一)、天生丽质,成为皇后最佳人选
自从靖难之役成功以后,朱棣摇身一变,从藩王成了皇帝。而他的儿子们,也跟着沾光,该当太子的当太子,该封王的封王。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宽厚仁义,嫡长孙朱瞻基少年才俊,这爷俩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皇太孙,天下早晚落到他们手中。
1. 因父搭桥,颇受成祖喜爱
"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县主簿也。诚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时时入禁中,言忠有贤女,遂得入宫"。孙皇后父亲担任永城主簿,而朱瞻基的姥姥也来自永城,所以她能够经常接触到年幼的孙皇后。
因为时常入宫去探望时任太子妃的女儿张氏,就经常向女儿提起,永城主薄家的小闺女天资聪颖十分可爱。朱棣听闻此事,也很是热衷。他将这个孙氏,定为了心中理想的孙媳妇儿。"方十余岁,成祖命诚孝后育之",所以朱棣让自己的儿媳妇,把孙氏接入宫中悉心教导。
在宫中,孙氏和年幼的朱瞻基长期共处,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也为她以后能够被朱瞻基破格提升成为正式的皇后,奠定了基础。
如果完全按照朱瞻基的意愿,应当是选择孙氏为正式的妃子。不过,这种事情不可能由他本人说了算。最后还是在司天监的建议下,"至是诏选妃,以司天奏故,竟册立胡氏,而以孙氏为之嫔"。
来自济宁的胡氏成了正式的太孙妃,而孙氏只不过是一个太孙嫔。
2. 宣宗即位,母凭子贵
都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可是只有皇后一人才是他正式的夫人。古代从上到下,严格的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皇后才是后宫之主,其他的妃嫔在其眼里不过是伺候皇帝的仆人罢了。本来朱瞻基就对胡氏为妃不满,奈何当时他只是太孙,不宜多说什么。
等到他自己当了皇帝,自然是想立谁,就立谁。更何况,他的姥姥彭城夫人也一直很看重孙氏。而孙氏也很争气,在朱瞻基继位后,领先一步生下了儿子。如此一来,明宣宗就有了废除胡皇后的理由。
他开始寻找各种借口"朕三十无子,而中宫屡身不得育,顷且病。日者言中宫禄命必无子,今贵妃有子,当立为嗣。夫母以子贵,礼也。"虽然三杨等人拿出宋仁宗的例子劝阻,但朱瞻基决心已定,无法动摇。
并未犯什么大错的胡氏,就因为没提前生出儿子而失去了国母的地位,她也成了"前皇后"。孙氏拿出一副伪善的模样,假意推辞"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由此可见,此人的心机,不是一般的重。
从那以后,孙氏凭借着自己的儿子朱祁镇,成功上位。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后宫之主。当然,后宫并不完全是她一人说了算。还有一个张太后,那也是她不得不忌惮的角色。
(二)、危难之际,不得已达成妥协
不论是吕雉还是孙皇后,她们都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典型代表。就像吕雉当年如此对待戚姬,不过也是为了报当年戚姬想让自己儿子上位的仇罢了。
朱瞻基去世以后,孙皇后,也成了孙太后。本不该后宫参与朝政,但是她为了不让自己那不谙世事的儿子经历朝堂风波,还是冒着违背祖制的风险,屡屡参与。可温室里的花朵,又怎能抵挡的住风雨摧残。
1.土木之变,国家陷入危难
"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明英宗也就是朱祁镇,也就是孙太后的儿子,他从小生活在母亲和祖母的庇护之下,一直以为天下平宁而手中的军队无往而不胜。但是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像太宗(成祖)朱棣那样,能够远征草原,留下千古美名。
所以,他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励下,不顾汪直等一种朝臣的反对,在并未完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带着几十万明军精锐浩浩荡荡的朝北方进发。他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常年在风吹雨打的草原上生长起来的霸王花,也先,是多么的可怕。
因为缺乏带兵经验,而又过于轻信宦官之言,所以一路上屡遭偷袭。当大军准备南撤时,遇到了也先的主力,双方在土木堡展开决战。二十万多万的明军,在这场战役中几近消亡,而明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至草原。
2.北京保卫战,孙太后"大义凛然"
孙太后听闻儿子被俘的消息,伤心欲绝。紧接着噩耗传来,北元大军兵分三路,准备围困北京城。此时国中无主,孙太后虽然不想让自己最讨厌的胡太后的儿子郕王朱祁钰监国,可当时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