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大部分的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平民百姓如此,王侯将相亦是如此。
朱元璋是历史上第二位白手起家的皇帝,汉高祖起兵时好歹还是个亭长,而朱重八那时候不过是个吃不上饭的乞丐。
他先是赶走了元朝统治者,而后又与陈友谅等军阀展开决战,最终问鼎中原,建立了明朝。紧接着,他就开始裂土封王,先后分封了二十五位子孙。同时,为了外人夺权,他早早的就将那些义子们改回原姓,保证了自己直系后裔的绝对利益。
(一)、虽有前车之鉴,仍然不得已为之
周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当时分封了太多的诸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不再尊重周天子,最终导致了这个王朝的覆灭。秦始皇吸取了经验,推行了郡县制,结果几十年就亡了国。
汉高祖上位,结合东周以及秦朝的经验,推行了郡国并行制。就是也有藩王,也有郡县制。而且刘邦为了防止藩王作乱,还做了充足的准备。他除掉了很多异姓王,认为剩下的藩王们大家都是刘姓,都是一家,肯定不会出现春秋战国那种情况。
1."藩王守国门,藩王死社稷"
刘邦的本意倒是挺好,可是他太低估了权力的力量。没过多少年就出了《削藩策》,而后紧接着就是八王之乱。汉武帝又借着父亲平叛的余威,颁布推恩令,紧接着就是酎金夺爵。
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发生着,白手起家的朱元璋不会不明白。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分封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并且以他认为更为高明的方式去裂土封王。明朝的藩王们不像汉初那样,拥有高度自治权。
朱元璋封藩王,给军权不给治权,他们每个人有两三个卫,一个卫大约是五、六千人。虽然是王,但土地也不是他们的。这些人只有名义上的封地,但不治民。
朱元璋认为自己的算盘,打的天衣无缝。既能够有效避免像周朝那样,异姓诸侯王并起,架空皇室;又能够以血缘为纽带牢牢的将皇权与王权捆绑到一起。
而且藩王们又不像西汉那样,有军队,有食邑,皇帝应该也不会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那为何最终还是成为明朝的催命符?
他没有考虑到血缘亲情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淡,也低估了人对绝对权力的渴望。
2.荫蔽子孙,且拱卫疆土
君王的妃子多,那么子孙自然就会多。朱元璋是想将皇位传给嫡长子,也就是朱标一系,而其他的孩子们,也不能弃之不顾,所以也得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也当上人上人。毕竟,朱元璋又不仅仅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的爷爷。
除了让孩子们都能享受自己带来的利好以外,朱元璋还想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让那些藩王们镇守边疆。毕竟是大明是老朱家的,藩王和皇帝不论怎么说,那也是同出一脉。这些人在地方上,那就是皇权的化身,而且真的出了什么事,那也是皇帝的本家。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天下实在是太大,朱元璋不放心将其完全交由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官员处理,所以还是自家人用的比较放心一些。
而藩王们只有较小的军权,又没有治理地方之权,不会对皇权形成为威胁;皇权也应该念及亲情,不会将他们连根拔起。
但是,朱元璋的设想在他的孙子继位后,很快就被打破。并且,藩王也在靖难之役后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催命符"。
(二)、推己及人,逐出权力中心
朱允炆上位以后,急于求成而又太过软弱。他想削藩,让叔叔们交出手中的权力,还又不想背上不孝不义的骂名。他的那些叔叔,很多都是曾经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不仅在军中威望很高,而且也很擅长攻伐之术。朱允炆比之于他们,显得太小儿科。
1. 恐惧他人重蹈覆辙
燕王朱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联合北面的宁王,一路南下,直取南京。自那以后,朱允炆杳无音讯。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也有人说,他自海上南下,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寻觅建文帝的踪迹。
自从朱棣上位以后,就开始了另一轮的变相削藩。因为他其实就和宋太祖赵匡胤一样,上位以后时时刻刻防备着和自己一样的情况发生。所以,赵匡胤削弱武将权力,而朱棣,则是削弱藩王势力。他很害怕再来这么一出。
那个曾经带着朵颜三卫为朱棣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宁王,此时也成了成祖眼中的心腹大患。本来朱元璋封宁王和燕王,就是为了让这两个儿子在北面守住北元的袭扰。未曾想,两人竟然率部南下,夺得了本应该属于朱允炆的江山。
朱棣成了大明的皇帝,而宁王朱权,则被朱棣夺了军权,封地也从北方,挪到了江西。他就是害怕宁王今天能够帮助自己清君侧,以后难保此人不会反对自己,或者干脆宁王本人直接与自己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