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灭亡前,姜维手中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为何刘禅却向邓艾投降

2020-09-17 09:20:54 作者: 蜀国灭亡前,

有这样一个君王,他被后人冠上了“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会这样子叫他呢?因为他在位期间不思进取,只顾玩乐,还有“乐不思蜀”这样的笑柄被落下。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阿斗就是刘备儿子刘禅的小名,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

其实,蜀汉的灭亡跟刘禅的不战而降脱不了关系,这也就让后人认为刘禅这个皇帝是昏庸无能的。当时,蜀汉的兵力主要是集中在蜀汉大将军姜维所率领的北伐队伍中,而且姜维手中掌握的兵力是十分精锐的,算是蜀国中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连年北伐使得蜀国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开始向刘禅上表反对北伐,因此姜维感到压力很大,不敢回成都,便在田中养精蓄锐,打算继续北伐。

公元263年,也就是景耀六年的时候,姜维得到钟会要在关中治兵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将领做好万全准备,但是黄皓听信鬼神,便告诉刘禅魏兵不会来袭的,由于黄皓是刘禅十分宠信的人,刘禅便相信了黄皓的话,其它大臣都不知道这个这个消息。直到魏军兵分五路来讨伐蜀国,攻进汉中地区,刘禅才派人去防守,但为时已晚。

这时候,姜维将魏国钟会的大军阻挡在剑阁,而魏国的邓艾却偷袭阴平小道进入蜀国,诸葛瞻战死,绵竹失守,邓艾率领魏国大军直达成都。刘禅和臣子们人心惶惶,都没了主意。在所有臣子的建议中,刘禅采取了谯周的建议,向魏国投降。但是,当时的情况让刘禅不得不投降吗?

据史料记载,所有臣子的建议总结出来无非就是这三种方法:抵抗,外逃,投降。

如果选择抵抗的话,当时刘禅蜀中的兵力与邓艾所率领的军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得知邓艾已经杀到成都,刘禅东拼西凑士兵,可完全抵挡不住魏军的袭击。那可以先撑几天,等姜维的援军过来,可是姜维在剑阁抵抗魏军,无法分身,舍弃剑阁的话,就是相当于放魏军来蜀国。

第二个选择是外逃,当时臣子提出两个外逃路线,一个是投奔吴国,另一个是南下逃跑,可这两个注意都被谯周所否定。一个皇帝投奔其他国这会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从天子到臣子,当时的社会如此之乱,大国势必会吞掉小国,孙吴是小国,而曹魏在当时算是大国。

谯周对南下逃亡也持否定态度,因为南方地区是蛮夷之地,那个地方的人以前之所以臣服于蜀汉,就是由于蜀汉的兵力比较强,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蛮夷之地的人可能由于惧怕曹魏的势力而与曹魏联合,这样做事很冒险的。

前两个方法都不行,那么,只剩最后一个方法了,那就是投降,既对自己不会造成很大的威胁,也不会让蜀中地区战祸频频,百姓流离失所。这么想想,或许刘禅的投降是最好的办法,损失最小。有时候,放弃是一种保护方式。

当时的情况或许真的糟糕透了,但是,刘禅毕竟也是一个皇帝,他的选择有他自己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