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
秦相张仪曾称“上党为天下脊”,这里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强秦自然是想纳入囊中。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野王,上党成为一块飞地。为缓解秦军攻势,韩国将上党献于秦国。但是上党郡守冯亭却投诚赵国,此举引发秦国震怒,先后集结六十万人马来抢夺上党。
上党北面为晋阳,赵国公族龙兴之地,在赵人心中自是占据重要地位;东面为邯郸,从上党出发,骑兵一两天便可抵达邯郸,其战略地位无需多言。可以说,上党失守,赵国门户洞开。
于秦国而言,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斩首魏韩联军二十四万,打开了东出的战略通道,之后秦国加紧了对魏韩两国的蚕食。
但是,秦国的目标是兼并天下,仅仅这一条通道是不足的,并且令秦国头疼的还有列国间的合纵。秦国每次大规模出兵,列国都会组成联军抵挡。为了打破这种胶着局面,秦国急需开辟第二通道。
上党,就成了秦国必须攻取的目标。它就像一枚钉子,深深的扎入赵国领地。如果秦国占据上党,仅需少量兵马驻扎于此,便可牵制赵国大部分机动力量,赵国被死死的钉在这里,其余几国的合纵效果便大打折扣;另外,还可加快对赵魏的蚕食。
上党如此重要,秦赵两国围绕此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引发了“血流漂卤”的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四十五万人马,全军覆没!
对于赵国的战败,人们给出了两点原因:
1、国力不如秦国
2、临阵换帅,“纸上谈兵”的赵括不具备实战经验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点。
先说第一条。在冷兵器时代,两军相遇,国力的体现,无非就是士兵的战斗力以及后勤供给。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军作战能力迅速提高,可以说是战斗力爆表,这点从发生于公元前269年的阏与之战就得到了证实。赵奢率领5万赵军对阵胡阳统帅的十万秦军,最终秦军伤亡过半!
另外,长平之战赵军被坑杀二十余万,死于阵前大约二十万,但是秦军也是阵亡二十多万,两军对垒,基本持平,这样算下来,赵军实力并不输于秦军。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双方控弦百万,背后的消耗亦是惊人。都说赵国养不起这些军士,秦国就没有压力吗?看下面的几起战役:
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斩首魏韩联军二十四万;
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斩首魏军十三万;
公元前269年,阏与之战,秦军伤亡五万以上;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秦军出兵六十万。
三十年间,秦国打了四次比较大的战役。秦国应该非常消耗国力。还是以长平之战为例,秦军六十万人马,吃喝用度是大头。以每人每年500斤粮食算,当时黄河中游亩产大约是一石半,换算过来尚不足两百斤。六十万人的粮食就需要一百五十万亩!
那个时候,秦国还没有修建都江堰,郑国可能也就刚刚出生,秦国往哪里去找这一百五十万亩良田去?而且一耗就是三年!秦国也是无法承受这个压力的。在这个问题上,秦赵不分彼此。
再看第二点,关于赵括的问题。毫无疑问,赵括是一个文人,文人就不能领兵吗?看看王阳明,看看曾国藩,哪个不是文臣?
两军对垒,排兵布阵,讲究的就是谋略,并不需要将帅亲自上场杀敌。在赵军投降之前,赵括统帅的赵军伤亡二十余万,但是秦军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而这个成绩的取得,是赵军在饿着肚子的条件下取得的,比他父亲赵奢的阏与之战更不容易,毕竟那是偷袭。
还有,赵军被围困四十六天,断粮断水,几乎弹尽粮绝,赵军内部居然没有哗然,依然是斗志高扬,这点也足以证明,赵括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统帅,绝非人们想象中的“纸上谈兵”之辈。
其实,我们更应该反问的是,粮道被断,赵国的支援为何迟迟不到?
所以,赵括只是一个倒霉蛋,以一己之力背起了赵国失败的黑锅。
那赵国失利原因到底是什么?
是战略失误,或者说是朝堂决策出了问题。
秦赵两国交兵,战场不仅仅在长平,更重要的是在两国朝堂!而朝堂决策人的实力直接决定了策略的水平。
我们先看一下两国智囊团实力对比。
秦国,以秦相范睢为首。秦昭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开始大规模东出。但是列国间的合纵让他头疼不已。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只须搞定齐国,剩下的魏韩楚不足为虑。这种新的玩法,直接将合纵阵营分化,降低了合纵势能。
赵国,自然是平原君赵胜。说他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一点不为过。
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赵奢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收税的小官,到平原君家收租,人家不给,赵奢一怒之下杀了平原君主事九人。才有了上面赵奢教训平原君这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