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600年更替史:历经两朝24位皇帝,怎么保存下来的?

2020-09-17 23:38:29 作者: 故宫600年

引言

在近期,紫禁城迎来了600年的生日,作为明清时期的一座皇家宫殿,经历了两个朝代的更替,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故,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直至现在依然存在。作为明清时期的帝国心脏,这座城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呢?

明代故宫奠基

明代前期,国都定在南京。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决定迁都北京。既然要迁都,就得重新修建皇家宫殿。永乐五年,决定好之后,就开始了故宫的修建前的筹备工作。朝廷派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各地监督木料开采、以及派遣工人等准备工作。

明代故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永乐十五年就开始了了浩浩荡荡的修建工作,这件宫殿据说动用了多达10万人这年的奉天殿、乾清宫大体完工。永乐十九年,皇家祭祀的宫殿修建完工。永乐18年的冬天,故宫终于全部竣工。

《皇极侍班图》

因为根据古代天象的观点来看,紫微星垣所在的地方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而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所以居住的地方就称为是紫宫。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地方外人是不能轻易进来的,故宫就有了另一个名字——紫禁城。

紫禁城在修建好之后,经历了无数的雨雪风霜,光是火灾,就发生了几百起。就在故宫修建好的第二年,也就是永乐19年,故宫因为遭受雷击,发生了一次大火灾。故宫的三大殿中的奉天殿就遭到重击。经过修修补补之后,在永乐十九年,著名的三大殿才被重新修复。

明代故宫

嘉靖年间,三大殿又再次经历了火灾,三个大殿15门全部被烧,著名的《永乐大典》在经过及时的抢救,才幸免于难。以至于到了万历25年,三大殿再次经历了火灾,经过这次火灾之后,原来的三大殿由原来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更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明朝末年,这座紫禁城经过了战火的洗礼。李自成的起义军在进入北京之后,在紫禁城内点燃了大火,紫禁城随着明朝的灭亡经历了第一次非常大的创伤,许多的宫殿在这次动乱中被焚毁。

清朝大规模改造

后来,清朝入主中原,明代的紫禁城在原来废墟中得以重获新生。原来的中极殿、建极殿得以幸免留来下来。明代紫禁城中的太庙以及北边的大高玄殿也得以幸存。

顺治时期将这些在战火中饱受洗礼的宫殿进行了大概的修复,康熙在位期间,也对故宫进行了改造。

中极殿、建极殿在经过整修之后,改名为中和殿、保和殿,清朝重新修建了皇极殿,建成之后,更名为太和殿。在重新修建紫禁城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火灾,将斜栏改成了红墙。

清代紫禁城对明代原有的功能布局也做了较为大的变动。像南三所,明代的太后住在慈庆宫,而清朝的太后是在慈宁宫。乾隆在位期间,对北京故宫也做了比较大的变动,像原来的乾西五所在这时就经过了很大的整修。清朝末年,西六宫也重新进行了规划以及变动明代的文渊阁改名为内阁大库。

明代的皇帝还有皇后居住的地方主要是在乾清宫以及坤宁宫。清朝皇帝自雍正以来是在养心殿居住,而皇后居住的地方就不固定了。

历史车轮滑过

北京紫禁城经历了两个朝代变迁,20多位帝王的更替,无数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穿梭驻足,大的历史事件在这里上演。

清朝末年,局势岌岌可危。辛亥革命的炮声,清朝在无奈之下退位,在南京建都。没多久,紫禁城迎来了新的主人,袁世凯。1915年,袁世凯做起了皇帝的美梦,在这里登基。但还不到100天,这个美梦,就在人们的唾骂声中结束了。

而后,辫子军张勋进入了北京,拥立了末代皇帝溥仪登基,但是小小的溥仪在不知名的情况下做了好没有半个月的皇帝,就被段祺瑞赶下台,只留下一片居住之所。

1924年,溥仪连自己家都没有了,冯玉祥进入紫禁城,溥仪被赶出了居住了几十年的紫禁城,开始了漂泊,再次回家,已经是另外一片光景了,紫禁城此后失去了政治功能,1925年改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紫禁城设计精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达753米,城墙高达10米,50多米的护城墙,四座城门守卫,三个大殿最为重要,总共980座大小不一的宫殿,构成了这座气势宏伟的皇家宫殿,并且留存至今。

故宫布局结语

故宫不仅是古代留下最为完整的建筑群,还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为中国留下了许多的文物瑰宝。虽然旧有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其中的魅力,值得我们瞻仰、驻足。

参考文献

《明史》

《清史稿》

《故宫过去的火灾》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