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广东侨乡的老建筑,不仿古不粉饰不收费,全是天然摄影棚

2020-09-17 23:35:41 作者: 隐藏在广东侨

这次台山之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众多的老洋楼和旧墟市,未经修饰,安静地伫立在原处,等着有人去欣赏,一个不小心,满目惊喜。

从庙边村的"翁家楼"出来,沿着小径前行,在村口看到个摩托车,本想让阿伯载我去"上泽墟",但却不能手机支付车资,只得作罢,有限的零钱得留着坐回程的巴士。

路程倒也不算远,6公里左右,只是猛烈的阳光有点考验。待走完全程后,却庆幸自己一路步行,才没有错过"藏匿"于乡野的美景。

只要有田园有村落,就有碉楼和洋楼,这些时髦又乡土的建筑,散落在侨乡的田间地头,又有着另一种和谐。

老人常聚于村口榕树下聊天,已经习惯陌生人入村游走观望,在户户有华侨的台山,随便问指一间大屋问屋主,通常都会被告知,屋主去了国外,口气淡淡的,似乎屋主只是出去串个门。

在公路上就见到一座奇特的"钟楼",仔细一看,上面的"大钟"竟然是用水泥做!叫人存疑的是:它原本就是这样,还是大钟被取走之后再造的?

走近建筑细看,它叫"李璧学堂",一座法式的长方形建筑门口高耸的大立柱,拱券达二楼,里面又有一个小拱券,写着"严勤实美",中间是一个礼堂,和整个建筑一样也以黄色为主调。

台山的侨校众多,资料显示,1922-1936年,是很多华侨回乡办学的鼎盛时期,这所"李璧学堂"是侨胞梅哲之等人在美国纽约成立"李璧侨胞促进会",并发动侨胞捐款3万多美金兴建的。只可惜,也和庙边学校一样被搁置了。

路途近半时,一座形似碉楼又不是碉楼的建筑立于村口,原来它是村子的门楼,上写"平洲"二字,如此漂亮门楼极其少见,而且它还是民国时期的!

而在那个匪患猖獗的年代,这座门楼也同样具有碉楼一样的防卫功能,在"平洲"两字的中间,还能见到一个隐蔽的射击孔。

进村里一打听,平洲村原来大有来头,被称为"举人村",完整保留的旗杆石就有30多块,村庄风景优美,历史底蕴深厚,政府有意将其发展为一个旅游村落。

门楼旁有两间古祠堂,在两座祠堂中间居然有个"平洲影剧院"的金色招牌,虽然相当的不搭调,但却成功地引起了好奇心。

入内一看,一排排石条凳围成半圆,让人联想起罗马古剧场的观众席。与之相对的是剧场舞台,虽经过了重修 ,不但应该有些岁月了,连观众席都弄得如此"耐用",当年村里的曲艺演出肯定也不少。

继续前行,快接近"上泽墟"的时候,经过一个"成务市",心里还想笑:多大的村庄,还叫"市"?

没走多远,一拍头,台山旧墟市多,"墟"多被关注,而"市"听闻不多,这不就是一个?

赶紧返回,沿水泥走下去,一栋民国特征明显的建筑立于眼前,它是什么?车站?办公楼?拍照的时候,发现后面竟真的藏着个"市"。

三面骑楼围成一个方形的市场,几家人还居住其中,中间空旷的地方,被居民作了晾晒场,有的楼也被重新修过,台基上还有建筑年代。

记得自己是一路叹着走进去的,一个旧墟市毫无征兆地呈现眼前,而在几十米外的公路上,根本看不到它的蛛丝马迹,多少旅行者因此错过,台山,你还藏了多少"宝"?

离开成务市,不远处便是"上泽墟"了,虽然现在台山的旧墟多为民国时期的建筑样式,但其实大多始建于明代,有"明代十三墟"的叫法,而上泽墟便是其中之一,看台山的旧墟镇,当然不可错过它。

和所有的旧墟一样,道路两边骑楼林立,商号云集,而这些骑楼几乎一样高度,一样宽度,外立面风格统一,在民国时期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

这里找来当时的《建筑凭照》规定中的一段文字:凡城市改良之街道新建铺屋,地下一层高度不得少于十五英尺,二楼一层不得少过十二英尺,三楼以上各层不得少于十一英尺......于是,才有了旧墟中如此整齐划一的骑楼。

虽然二层大多已物是人非,但整条街墟人气明显旺很多,楼下还开着米铺、杂货店、茶馆,还有个很大的菜市场,待走到整条墟的中部,才是亮点所在。

一座四层高,相当气派的建筑,占据了整个街角位置,二楼和三楼之间刻着"贞栈"两字,它设计很独特,正中有两根细长立柱,从二楼阳台贯穿至三楼檐顶,下部还是波浪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