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毅之,男,1908年生,原名冯登瀛,字仙洲,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长秋村人;
1929年,冯毅之在济南高中就读时,得到胡也频(时任班主任)、楚图南等进步教师的教导,懂得了马列主义,并加入“左翼作家联盟”进行革命活动。由此遭国民党统治者下令缉捕,被迫同胡也频、丁玲逃亡到上海,进入“左联”、“社联”举办的暑期学习班,有幸聆听到冯雪峰、鲁迅、茅盾、潘汉年等老师的教会,对革命文艺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
八年抗战期间,冯毅之投身于对敌武装斗争的第一线,经历了一生中最紧张激烈和残酷的战斗生活,这一段经历更是永远铭记:冯毅之先后在家乡组建游击队,任八路军四支队营长,益都县县大队队长、县长和益都、临朐、淄川、博山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理所当然的成了这地区敌伪军捕杀的重要目标。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以刻骨铭心的悲痛和仇恨,用自己的泪水和家人、战友的鲜血写下了大量的纪实诗文。
特别是1942年马鞍山反扫荡战役中,他在山顶隐蔽的父亲、妹妹、发妻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同几十名八路军伤员遭到日寇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和数千名敌军的围剿,战友和亲人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团结奋战,同敌人进行了三昼夜的生死搏斗,给敌军以重创,但终因实力悬殊,弹尽力竭,其父亲冯旭臣老人,领一家六口跳崖殉国,壮烈牺牲,气壮山河!抗战胜利后,鲁中参议会与行政公署旌表冯家 “一门忠烈”牌匾,以表彰他全家人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冯毅之也将这时期写下的文字,整理出版了《抗战日记》和《怒火与烈火》诗集。
但冯家的苦难远未结束,先是其大哥冯登奎任八路军枪械修理所长,因汉奸告密与其妹夫一起为日军杀害,其三弟冯登恺任抗日支队副营长,因党的错误肃反政策被自己人寃杀。全家仅余老娘孙太夫人与其相依命。。。
至解放后1957年冯毅之先生因性情耿介,仗义直言,又被打倒在地划为右派,直至文革结束,惨遭二十余年残酷迫害,其间其后娶夫人又被逼自杀,先生曾言其家:一门十烈!
先生一生保持独立人格,硬骨头精神,胸怀宽广,面对逆境决不妥协,坚信自由真理。至1979年彻底平反昭雪。先后出任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书记,1982年离休。先生生于1908年至2002年病逝于济南,享年95岁。先生一生波澜壮阔,苦难传奇,阅历无数,寿过九旬己看透人间百态。遗言身后不搞任何仪式,不送花圈,不开追悼会与遗体告别,骨灰不送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葬回青州其长秋村冯氏祖茔。墓碑不刻任何职务官衔,唯刻:作家冯毅之之墓。
先生与我家祖辈为同窗,自幼久闻先生大名,乡亲每每说起先生事迹,无不挑大姆指赞叹先生为青州一条好汉!四月初清明后路过长秋特至墓前拜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