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朝廷迫切需要脱离家天下的专制守旧状态,朝着为天下的开明统治转变。
1678年,康熙以诏征“博学鸿儒”为由,恳请黄宗羲出山,遭到婉拒。
两年后,康熙侧面迂回,又以民间史料编纂与学术研究为由,最终让黄宗羲答应出山,贡献其毕生智慧。
作为大一统帝国的君主,康熙为什么不提防这个曾经反抗清廷的前朝大儒,反而如此礼贤下士呢?
因为黄宗羲虽然反对君主专权,但他并不反对君主制度。
在他看来,君主作为一国之主是必然要存在的,只是需要以宰相为首的政府部门协助,并且要把民众放在首位,这样的政府才能够建立长久稳固的秩序。
康熙
心即理来致良知
对比明末清初三大家,他们三人的个性差异显而易见。
王夫之偏沉稳,顾炎武偏热血,唯独黄宗羲不冷不热,守中用中。
父亲被阉党残害,他没有一味责怪魏忠贤,反而悉心探究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探索君主制度下兴衰更替的秘密。
作为前朝知识分子,他能够放手一搏时,那便放手一搏。
当认清力量悬殊的现实后,他反而更加释然和洒脱。一边逃避清廷的追捕,一边研究君主与天下的关系。
毫无疑问,黄宗羲是一个极端睿智,且颇具前瞻性的思想家。
他不仅理性思辨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同时还凭借高超的认知,解读了税制改革和农民压力之间的关系。
以至于后来,学术界甚至出现一条经典的“黄宗羲定律”。
穷极一生,黄宗羲没能看到心之所向的理想社会。
但他的智慧和精神,却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不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