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能够延续三百年,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奇迹。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实都算是一种偏居南方的状态。古代偏居南方的国家,很难保持长久。除了宋朝以外,像东吴、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后蜀、南明、太平天国等等一系列南方国家,都不长久。但宋朝却挺了三百多年。
(南宋区位图)
为什么偏居的这些朝代很难长久呢?
最主要的是因为边防得不到保证。由于众多的崇山峻岭及边防军事设施都在北方,因此如果王朝偏居南方的话,就没有这样的军事设施,没有崇山峻岭阻挡。北方南下,一马平川,很快就会攻到南方的核心腹地。如果南方无法应对,国家很容易就灭亡了。就算是生活在蜀地的国家,虽说蜀地周围崇山峻岭多,但是蜀地是盆地,一旦攻进去,也就是瓮中捉鳖。
还有一点是南方基本上没有什么纵深。如果北方打下来,打不过也没有什么好的地方躲藏,最多也就是去大海里飘荡,或者到东南亚这样一些不毛之地。这显然并不是长久的办法。
其实,相对于其他南方政权来说,宋朝在防护上更差。为什么呢?
因为宋朝由于害怕武将做大造反,害怕边防军队反叛,因此采用了一种守内虚外的办法。也就是在中央囤积的是大量的实力强劲的军队,在边关囤积的则是少量的相对来说比较弱小的军队。
宋朝缺乏边防设置,缺乏山川之险,边关又没有囤积什么军队,而且国内由于地盘小,也缺乏战略纵深。可是为什么,宋朝却能够延续三百年的时间呢?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非常多的,宋朝自身内部的强大和团结各方面,都值得研究。不过,我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实更值得注意。
(进击的匈奴)
事实上,如果从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史来说,北方的少数民族和南方的汉民族国家,实际上是一体的。《史记》里面也早就有记载,匈奴人是夏朝人的后裔,而匈奴人实际上孕育了后来的很多民族。南方汉民族,显然也是夏朝人的后裔。也就是说,北方和南方,实际上是同根同源的。
虽然是同根同源的,但是北方和南方,却从分离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就在打仗,然后又一直在和解,一直在融合。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北方和南方为什么要一直打仗啊?根本的原因,是北方的生存条件太恶劣了,种不出庄稼。如果不依赖南方,北方是根本就无法生存的。正是因为如此,北方才会南下侵略。尤其是在南方庄稼成熟的时候,带着军队到南方来抢割。
说起来,北方的这种做法,也还是比较可能的。因为南方人肯定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一旦发现了这种情况,必然会给予北方沉重的打击。很多时候,北方会在丢下几具尸体以后,就仓皇逃走,什么也没有得到。
(澶渊之盟)
如果南方想和北方保持平衡,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可能实现。
一种是南方十分强大,同时对北方实行恩威并施。比如汉朝、唐朝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对南方就会表示臣服,奉南方为宗主国。这样的话,南方就会赏赐一些粮食和布匹给北方。北方有了粮食和布匹,他们南下的欲望就变得很低了。
不过,就算南方会赏赐北方粮食和布匹,但也是极少的。而且只有王公贵族才可能享受。一般的黎民百姓,是享受不到的。
还有一种就是北方拥有了可以自己耕种的土地,或者比较稳定的粮食布匹等来源。当他们有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不会南下去抢夺了。
而宋朝的时候,恰好就可以提供这一点。
北宋的时候,虽然北宋占据了中原地区,以及南方一大片土地。但是燕云十六州在北方手里。这些地方,也是出产庄稼的。北方就可以利用这一片生产庄稼,多多少少满足一些他们的生活所需。
除此以外,当年契丹还和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这个澶渊之盟,让南方能够每年固定地给北方一些粮食布匹和银钱。北方有了这笔钱,再加上燕云十六州的出产,因此北方就不需要南下抄掠了。
南宋的时候,更是把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一大片可耕地都给了北方,而且还有给北方类似澶渊之盟这样的“绍兴和议”,每年都要给北方提供足够的支出。他们哪里还用得着南下抄掠呢!
恐怕这就是宋朝能够坚挺300年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宋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