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热播的《锦衣之下》让我们被陆大人的狠辣深情、袁今夏的机灵可爱所深深吸引,其中,陆大人的服装也被网友称赞,用心的服装与任嘉伦的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陆大人——任嘉伦饰
不过,为什么小编称其为“大饼服”呢?其实这是一个因笔者跟家人安利陆大人的颜值,引发的乌龙。家中长辈嘟囔,这为啥在胸前绣个大饼呢?大饼?!大饼??!!大饼在哪里???!!!
笔者一脸懵,才知道原来老人说的是这个:
陆大人怀中揣“饼”
陆大人怀中揣“饼”,这个颜色太像月饼了
很是心痛的在陆大人身上涂鸦标出来“饼”,然后也是因为这个乌龙,笔者打算写写这个大饼,呸,是这个类似补子样式的纹样。
明清补服
虽然影视剧并没有准确的把补子展示出来,只是形似,但之中蕴含的历史服饰文化——补子、补服,还是想写几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来吸最美的颜值,学最美的历史吧~~~
陆大人穿大饼服去抢亲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陆大人身上的“大饼服”到底是不是补子,还是只是一个花样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上篇文章,起承转合了解一下:
锦衣之下:陆大人穿的是很好看,可为什么在胸前绣个“大饼”呢?
有了上篇文章的基本了解,这篇文章打算写一下补子——也就是衣冠禽兽的起源、寓意、功能等,再下一篇写承诺给大家的应景补子的知识,也就是后妃太监穿的随节日变动而变动的“非官制”补子。感兴趣的朋友随手点个关注哦~~~
陆大人
好啦,下面我们就深入这段历史服饰文化吧:
研究历史就研究历史,为什么还要研究古人穿什么?
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们研究历史事件、人物确实很重要,但是古人穿什么我们也要研究吗?是的,要研究,而且很重要。为什么?
我们经常形容自己国家为“礼仪之邦”,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么称呼呢?
其他的方面不说,单就服装而言,因为中国古代的等级森严,服装是体现等级的一种重要手段。
礼仪之邦
早在孔子时期就对各种礼仪场合所穿着的服饰有着明晰的规定,战国时代的荀子也提出“衣服有制,宫室有度”,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服疑》一文里也提出了“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的看法。
经过历朝历代的改革与努力,服饰特别是官场的服饰已演变成一种严厉的制度,有着法律上的意义。
礼仪
到了明朝,补子就随着高度集权统治的需要而出现。
补子为什么叫补子?是打补丁的意思吗?
其实,打补丁虽然形容不准确,但是也很生动了。因为“补子”是先织或绣在另外一块布料上,成为独立于衣身之外的部分,再补缀于已经缝制完成的服装之上,前胸后背处由原本一层面料变为两层,这种手段被称为“先缝后补”,因为这个补缀的过程,“补子”称谓产生。
皇帝的常服
补子为什么会出现?
补子的形成与唐代高祖时期官员使用的动物纹袄子、武则天时期的绣袍、元代的胸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明代为什么要确立补服制度呢?(补子的载体——补服)
明朝统治者吸取前人经验,认识到:
“古昔帝王治天下,必定制礼以辨贵贱,明等威”、“服饰在人,其事情若小,而所系甚大”。
飞鱼服补子
为了维护等级森严的封建体制,对于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又最能体现上下贵贱的服饰必然予以格外的重视。
明初,补服并未成为官员服饰的一部分。洪武元年(1368)定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补服不在其列。但也考虑“服色不能无异”,也就是服装颜色要根据不同的官品有差异。
皇帝圆形补,官员方形补
明代官员常用之服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以及燕服。不同品级之间的差别多集中于冠梁、束带等一些细节上。
如明初常服与公服都是乌纱帽、团领衫、束带,公服用苎麻、纱、罗材料为之,制为袍样,盘领右衽。
颜色区别为:“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如果仅用束带细节、以及大范围的颜色区别,很难细分一个官员具体什么等级,尤其是相距稍远,但还要见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