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
一座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历史名言
在岁月的长河中
被世人广泛熟知
在这个千年古城里
有一座千年古寺名为
博山能仁禅寺
博山寺位于江西省广丰区洋口镇青桥村,广丰县城西去15公里。博山寺周围山峦叠翠、林谷幽深,泉石清奇。古时,此处石峰云起、曲洞回图、长林缅邈、古树参天、殿阁巍峨、香烟飘渺、晨钟暮鼓,自明始,博山寺一直是江南名刹, 有“天下第二丛林之称”,闻名国内外。
唐、宋、元、明、清各代
博山寺历经沧桑,时有兴衰。
唐朝
博山寺,又名能仁寺
始建于唐同光年间(923年—925年)
古博山寺
南宋
淳熙九年(1182)辛弃疾遭谗罢官,流寓信州上饶、铅山,常来往于博山寺,饱览博山的山光水色,写下与博山寺有关的词作十一首,并应寺内长老之请,为博山寺作记。于寺旁筑“稼轩书舍”。从此,该寺名扬海内。
元朝
元皇庆年间,由石泉禅师住持,他用了十年时间,进一步扩建殿宇,使寺宇渐入辉煌。
明朝
明隆庆元年( 1567),一场大火,使这座古刹化为一片焦土,致使历代留传寺中的宝轴琅画、绘章赐额也荡为灰烬。众僧被迫四散出走。 万历三十年(1602),慧经法嗣弟子元来禅师来到博山,在废墟旁结茅以居、过着清苦生活。由于他佛学知识渊博,在博山竭力传授曹洞禅法,提倡净双修,一时宗风大振,“四方衲子、趋赴台鹜”,纷纷舍缘赞助,使准落多年的古寺又趋兴盛。至天启元年(1621)建成了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东西禅堂、厨房、仓库等。还特别建造了安乐堂,以安顿老弱病残和尚。这时期,山寺建筑群计有十六栋廿四厅。后铸成释迦牟尼铜佛、韦陀铜佛各一尊,铜宝鼎香炉一座尚未祯年间又铸铜钟一口。铸成大铜佛、铜香炉、铜钟多件,最著名的是11口铜钟,据说用 了3万6千斤赤宝铜。至今民间流传“广丰穷虽穷,有三万六千赤宝铜”的民谣。
元来禅师开发博山廿九年,使之成为江南名刹,其建筑之宏、田产之丰、僧侣之众、香火之旺、厚施养众甲于天下。 灵山法会少师张瑞图曾题书“天下第二丛林”。
清朝
清顺治十二年( 1655),名僧觉浪禅师住持该寺,他继承曹洞博山一素,又与寿昌法派结合,一时宗风再振。江西藩司在博山寺呈文中曾批语:“博山道誉远播当与贵溪龙虎并传”。 清朝诗人傅宏彪、夏显煜、徐光祚、刘尧裔、杨丕烈、刘梓等均有游博山寺诗文留传于世。
近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寺院重修。省佛教协会会长、东林寺方丈果一大各尚、省政府宗教事务领 导同志等先后来过博山。香港宝莲寺方丈圣一大法师为该寺修复赠送金箔。日本僧人永井政之亦来博山寻根问祖。1989年 10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博山寺题写了“能仁禅寺”匾额。
博山能仁寺在历史长河中 浮浮沉沉
经历重重困难而屹立不倒
犹如广丰人的性格
不屈与坚强
文章整理:上饶网、上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