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对于牛下双犊有怎样的说法?

2020-09-28 09:17:40 作者: 在古代对于牛

犊,它的意思就是小牛,有成语初生牛犊,指的就是刚出生的小牛,所以这里的牛下双犊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只母牛生下两只小牛。牛类这个群体是比较特殊的,专门饲养的牛一般四季都可发情,而且牛在相互杂交时,连生殖问题都会有所变化,像一些牛种杂交的后代如瘤牛和普通牛,公、母牛均有生殖能力,这在其他牲畜种类中是少见的。当然,牛和其他牲口还有一个大的不同,就是双犊问题。像一些家畜,狗,鸡,鸭哺乳的小家伙都是一群一群的,但是牛的双胎率一般仅占怀孕总数的1~2.3%。牛下双犊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如果谁家真的有这种情况出现那就是大喜事一桩。

在古代,牛可不仅仅被当作家畜而养的,相反它还有很大的用处。就算不懂得古代的历史,但是想比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这两个成语大家都不会陌生,而这里面的关键就是牛,因为牛耕所以才会精耕细作,可见牛对于农民粮食的重要。牛作为农耕文明的最大财富,一直是生产力的象征,饲养牛的一般都会是家里种地的人,关于吃牛肉的说法在古代很少见几乎没有,虽然说历史上我们国家也有很多繁荣的时候,但是期间的百姓却也达不到想吃就有肉的状况。再者,在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明确的法令规定不能虐待杀害牛,在《汉律》中曾有规定:凡牛年老后,方可宰杀,并且在宰杀前必须前往官府报备,否则便是违法,论杀头罪处之,北宋律法《宋刑统》中,对此也有详细规定,除此之外秦朝和唐朝也关于牛做了严格的规定。因此,牛对于古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存在,家庭地位甚至高于家中的人,这也因为一家人都要靠这个牛来吃饭,所以牛往往也象征着一家人的口粮。

那么,如此一来牛在古代自然很值钱。在古代1头牛可以换15只羊,3只猪,72只兔子,与寻常百姓来说,非过年过节等大事,一般是吃不到肉的。而且对于什么人吃什么肉古代也有明确的规定,并形成规矩:天子通吃,牛羊猪肉都要。诸侯吃牛肉,大夫吃猪肉,士吃鱼,老百姓吃菜。这个相当于现代的法律法规,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明确的界定了。为了让这个形成一个规范,古代还专门制定了一个严格制度:诸侯不许杀牛,大夫不许杀羊,士不许杀猪狗,庶人不许吃肉。其中牛既不能杀也不可吃,就连诸侯皇帝也不例外。所以若不是非正常死亡的话,牛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对于那些家中饲养牛的人来说,如果自家的牛在哺乳时期能多孕育出一头小牛来还可以换很多钱来改善家中的生活,这种现象自然很多农夫都愿意看见。不过牛下双犊既是几率很小,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怀孕生孩子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事,对于牛来说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虽然牛下双犊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只不过人类面临风险的是母亲而牛则是孩子。生两只小牛的几率很小,存活率也不高,一般来说就算一个只母牛有幸可以生下两只小牛,但是其中一个体弱的会率先死掉,这对于农夫来说就是白高兴一场。

不过不管怎么说,牛下双犊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面临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如果照顾得足够细致的话两只小牛都存活的可能也不是没有,所以牛下双犊在古代其实意味着好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