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汉族政权,为何在唐朝停止了开疆拓土?说了你可能不信!

2020-09-30 11:21:35 作者: 历史上的汉族

历史上的汉族政权,为何在唐朝停止了开疆拓土?说了你可能不信!

文|草莓很暖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绝对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候,唐诗唐三彩,还有各种的中外交流,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至今还流传这唐装,在外国的许多地方都有着唐人街这样的地方。不过如果大家对唐朝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唐朝的问题也丝毫的不比哪个朝代少,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历史上的汉族政权,从唐朝后,就停止了开疆拓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分析这个问题,说了你可能不信!

尚武精神消失

首先,说道开疆拓土,就要提到尚武精神。尚武精神被汉族最看重的是两汉时期,这个时期,有几个皇帝可谓是继承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气,有道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在隋唐时期,虽然不及两汉,但是还有几分霸气,李贺不是说了:“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也是非常的有气概,人们的思想这个时期还是非常开放向上的。

不过转折于宋朝,从这之后,汉族开始进入了保守含蓄的思想中来,其实这个和宋朝的文官制度有关系,是历经几朝之后,儒家思想文化彻底统治了人们的结果,加上宋朝对武上面的打压,武将上发展较弱,好不容易出现了几个有气概的岳飞、范仲淹这样的,也不受重用,岳飞后来还被害死了,华夏曾经的尚武精神也完全的在这个时期泯灭殆尽。

主观思想改变

其实自从唐朝由盛转弱的安史之乱开始,汉族的文明已经是开始走下坡路了。在汉唐之前的时候,国家对外的政策都是讲究一个“守外虚内”,朝廷和武将们,他们都把开疆拓土作为自己的任务,把这件事当做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名垂青史的事情。

但安史之乱之后,最明显的是宋朝开始,国家的政策变为了“守内虚外”,在这样的主流政策下,纳贡成了不兴兵戈的助力,武将们不受重用,自然也没有了开疆拓土的意识,或者说是机会。反观文官,科举的进步,让人们都争相当状元,文以治天下。虽然说有利有弊,但是对于开疆拓土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汉族的遗憾。

朝廷制度变化

宰相在汉唐时期,由军功卓越者担任,但是在宋朝后,宰辅都是由文官所担任,赵匡胤是一个武将出生,他深知武将对国家的“危害”,所以从宋朝建立,就一直在防止武将做出叛乱谋反这样的事情,为此对朝廷的武将打压非常严重,我们看之前的时候,那些武将武力谋反、叛乱、篡位、称王称帝这样的有许多,典型的就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形式也说明了此时的汉族尚武精神仍在。

但是从宋朝开始后,武将篡位的例子就没多少了,大多都成了文官、宦官篡位,或者就是封侯封王的人搞事情,这也说明的儒家思想确实是统治了朝堂,君臣父子的说法深入大家的心中,这也说明了尚武精神在之后的缺失。

这是因为这样的种种原因,男儿血性缺失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少有开疆拓土之说。失去尚武精神的宋朝被外族所灭,而最后的一个汉人政权明朝,虽然开始的时候也是文武皆重用,但是从“土木堡之变”之后,朝堂也重新回到了文官集团的手中,明朝也出现了“以文制武”的国策,加之这时候科举的制度:“八股文取士”,这让失去的尚武精神也是彻底的失去了。满清崛起后,明朝也被满清所灭。

汉族的儒家文化确立,虽然让国家的制度等得到了保障,利于安定和谐,但是尚武精神的失去,也让后来的汉族政权的实力削减。所以来说,保守内敛这种思想的兴起,其实就是古代历史上的汉族政权失去开拓精神的元凶。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