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子曹植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大才子。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堪称永恒不衰的经典。
他是大师心中的大师,偶像心中的偶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等大牛人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以自傲闻名的大文学家谢灵运在曹植“面前”也甘愿俯首称臣,他说:“天下才共一石(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古往今来其他人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一词的出处,最早正是形容曹植的。
清朝著名文学家王士祯则说:“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注:这里的王士祯并非明朝那个王世贞,但二人都是曹植的粉丝。)
曹植文字之美,自毋庸多言,《洛神赋》是最好的见证。但同时,他的才思敏捷也是史上罕见。
后人得知曹植才思之敏,多是从那首著名的《七步诗》开始的,其实这只是他众多大才中的小才而已。曹丕为难曹植,以作诗威胁他性命的事情还有。
一次,魏文帝曹丕携众出城游猎,陈留王曹植随行。途中,曹丕见到两头牛打架,一头牛不敌,坠井而死。
曹丕嫉妒曹植的才华,对他曾与自己争夺储位更是耿耿于怀,于是决定为难他一下。
曹丕说:“子建号称是天下第一才子,不妨就以这死牛为题材,写一首四十字的小诗,以供大家欣赏。”
曹植闻言爽快答应,这对他来说太简单了,他无需多想,顷刻间就打好了腹稿。
但没等曹植开口,曹丕进一步提出限制条件说:“而且诗中不许说‘牛’字,也不许说‘井’字,不许说‘斗’,也不许说‘死’字。马跑一百步,必须成诗。”
曹丕说罢,没等曹植回话已经将马放了出去。
曹植赶忙上马,在疾驰的马背上迅速做出一首奇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诗毕,马刚刚跑出几十步而已。
40字的小诗,既没有说“牛”,也没有说“井”,既没有说“斗”,也没有说“死”,却把“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情形描绘到淋漓尽致。
更关键的是,最后一句强调了牛之死并非源于“力不如”,而是源于“盛意不得泄”。此乃点睛之笔,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师出手,必定不凡。曹植的随手一挥,就是千古名篇。
那么你呢,是否也能七步成诗?不妨写出来大家欣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