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了保住儿子的命,煞费苦心,为何两个儿子都纷纷自杀

2020-10-07 09:15:47 作者: 刘伯温为了保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后,急流勇退,一心归隐田园。可是最终他仍然未能幸免于难。当他生病的时候,胡惟庸派御医给他治病,结果他吃了御医的药以后,病情不但没有缓解,而且很快就去世了。

可以说,明朝官场对于刘伯温来说,是有血的教训的。所以他在去世之前,对两个儿子很不放心,分别给他们作了不同的交代。

他的大儿子刘琏和他一样,爱好文学,文章写得一流。不过性格比较软弱,似乎没有多大的出息。于是刘伯温把一本《天书》取出来,让刘琏不要看,立刻就送进京城,交给朱元璋。刘伯温之所以这样做,显然是他要努力让儿子变得更加不起眼,从而能够安度一生。

(刘伯温剧照)

为什么说,刘伯温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儿子刘琏更加不起眼呢?

因为刘伯温知道,所谓的“天书”,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并没有所谓的“窥破天象”。刘伯温能够“窥破天象”,不过是他懂得人情世故,搞清楚了皇权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假借“上天”的名义说出规律和做法而已。他的大儿子刘琏不具备这个能力,又如何运用智慧表达“天命”呢。他本身不能表达,而他又被别人误会他能够“窥破天象”,大臣们不是会找他的漏洞吗?皇帝不是会很忌惮他吗?所以,刘伯温才会想办法让他变得平凡,不被人忌惮,因而也不会被人打击,从而能够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

不过对二儿子刘璟,刘伯温担心就要多一些了。刘伯温对刘璟看得很清楚,这个儿子不是一个可以碌碌无为度过一生的人,他有在官场大有作为的野心,同时也有在官场大有作为的能力。所以,刘伯温在临死前,对刘璟特别交代说,自己准备了一些好的治国理政的建议,希望刘璟能够交给朱元璋。不过不是马上就交给朱元璋,而是等到胡惟庸下台以后才上交。这些治国理政的建议,归纳起来,也就是要重视法制建设,但更重要的是,是要实施仁政,实施德政。

刘伯温对刘璟的这个交代是大有深意的,他希望刘璟能够看清楚时事,在恰当的时候才和朱元璋接触。并且希望刘璟也能够有仁政的思想,并通过这个思想,影响到朱元璋。总之,就是希望儿子谋定而动,事有所功。

(朱元璋剧照)

刘伯温对两个儿子给予了这样精心的安排,那么,这两个儿子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大儿子刘琏很受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多次召见他,还把他放在不同的岗位去锻炼。不过按照《明史》记载,刘琏最终“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就是说,朱元璋虽然重用他,但毕竟胡惟庸是宰相,很多命令都需要胡惟庸来安排。而胡惟庸对刘琏极为恶劣,多次陷害他。最终刘琏跳入井里自杀身亡。

显然,刘伯温想要自己这个儿子变得平凡,能够平安度过一生。但因为刘琏毕竟是刘伯温的儿子,一生都带着刘伯温的印记,受刘伯温的影响,最终还是受不过胡惟庸的迫害,自杀而死。

刘伯温二儿子刘璟,确实后来受到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封他为閤门使,又赐给他“除奸敌佞”这样的铁简,让他“百官不法,持此纠正”。也就是说,朱元璋要求他按照礼制的规矩,来纠正百官的言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让他二儿子努力搞德政,但是他搞的,却反而是执行法律遵守规矩的事情,与刘伯温的要求是不相合的。

同时,刘伯温让二儿子谋定而动,但二儿子显然完全没有按照这一点来做。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打响以后,刘璟立刻奔赴南京,向朱允炆献上派破敌的“十六策”,但是朱允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接着,朱允炆让刘璟跟随李景隆打仗,他也多次向李景隆献策,但李景隆也没有采纳,因而打了大败仗。接着,刘璟又回到南京,向朱允炆进献了几万字的《闻见录》,讲带兵打仗的道理。然而朱允炆依然不听他的。刘璟很灰心,就以生病为由,回到老家隐居。

刘璟几次献策,为何都没被采纳?显然是刘璟不识时务,没有谋定而动的表现。不过,刘璟的迂腐还不仅仅在于此,后面表现得更明显。

朱棣上台后,让刘璟出山当官。但是刘璟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借口拒绝。朱棣把他强行拉出山,让他进京,劝说他放弃立场。可是他却不承认朱棣是皇帝,还对朱棣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朱棣把刘璟关进监狱,让他清醒一点。不过最终他却在监狱里,用自己的发辫,把自己吊死了。

刘伯温在处理两个儿子的问题上,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然而最终两儿子却都不得善终。不知道刘伯温九泉之下看到这一幕,他会怎么说。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