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赋“三种形态”的转变,来看两汉400年兴衰对汉代文学的影响

2020-09-17 15:26:27 作者: 从汉赋“三种

“诗文互证”,主张以诗证史、以史解诗,陈寅恪的著作《柳如是别传》,就是运用“诗文互证”的经典之作。古代诗人,于我们而言是历史人物;于那个时代而言,却是当代人;因此他们的文学作品,会和当时的时代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开篇就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简明扼要介绍事件之后,就是直抒胸臆。因为“安史之乱”的平定,使杜甫悲喜交加,“生平第一快诗”也就应运而生了。

同样的道理: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最生动、直接地反映,两者犹如“皮与毛”、“鱼与水”、“花草与土壤”的关系。而“赋”作为一种散韵结合的文体,是两汉文人的主流写作文体,但盛极一时之后,又于后世逐渐销声匿迹,归于小流,因此“赋”又被称作“汉赋”。那么两汉400年帝国兴衰,对“汉赋”“三种形态”的转变,有着怎样深层次的影响呢?

一、汉初百业凋零,汉赋的“骚体悲”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史记.高祖本纪》

西汉建立之初,丞相萧何建造未央宫,汉高祖刘邦看到雄伟壮丽的楼阁宫阙后。怒气冲冲地对萧何说:“秦末乱世至今,天下百姓苦于战乱,如今百业凋零、民生疲敝,为何要如此大兴土木呢”?西汉初年,百姓历经“秦末动乱”、“楚汉之争”,人口锐减、百业凋零;儒生陆贾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文景之治”前后,是西汉经济恢复、发展、繁荣的过程。

“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吊屈原赋》节选

这一时期的“汉赋”,与《楚辞》、《离骚》在形式上基本相同,因此又称“骚体赋”,代表人物贾谊。“骚体赋”:常用“兮”等虚词、语气词,多为咏物抒情之作,表达的是一种抑郁、哀怨之情。“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就如此算了,这个国家没了贤明正直之人,没有一个人能懂我屈原的心啊!于是自投汨罗江,这就是屈原,宁为玉碎亦不瓦全,与“俗流”泾渭分明。

贾谊则不同,受到朝臣排挤,出任长沙王太傅的他,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圣人的神明品德是弥足珍贵的,需要远离污浊而珍藏;如果麒麟能被束缚,那和羊、狗还有什么分别?在这样污浊的世界里受到迫害,也是您(屈原)自己的原因;若是有心,九州何处不可辅佐君王,又何必单单留恋那国都呢?

贾谊的《吊屈原赋》,对投江自尽的屈原,表达了真挚的惋惜与哀叹,简单来说就是:不是你屈原不够贤德,而是你所处的世界太过污浊。尽管贾谊对屈原以身殉国,感到无限惋惜,但贾谊并不赞成这种做法,也就是:我佩服你的气节,但不赞成你的选择。贾谊认为:你们赶我走,那我就走;但是无论环境多险恶,我都要顽强地活下去;只要我的德行操守不变,在哪里也不会降低我的价值。

因此,“骚体赋”与“楚辞”,形似而神不同,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人生观。屈原的思想中,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思想,如果不能实现人生理想,那这样的人生就毫无意义,也不必留恋了。但贾谊不同,汉初除了儒家思想,道家的黄老之学也很流行。贾谊认为:麒麟不可以被束缚,这种品德才是最珍贵的;要远离国都,我会生出凄凉、哀婉之情;但离开了国都,我也还会顽强地活下去。贾谊一样向往实现人生价值,但比屈原多了一股道家的逍遥气息。而这理想之外的一分旷达,正是汉初“儒家”、“道家”并行,推崇道家“无为而治”最生动地体现。

二、汉朝帝国兴盛,汉赋的“大而空”

“文景之治”后,汉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汉武帝时期,更是一举击溃了帝国最大的威胁——匈奴,将其由“鼎盛”,打到了“中衰”。从此汉王朝开启了新的篇章——帝国的兴盛,这段荣誉史曲折地维持到了东汉末汉。而这一时期,正是汉“大赋”兴盛的时期,“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东、西两汉各占2位。

子虚曰:“可。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兔辚鹿,射麇脚麟。骛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 ——《子虚赋》

“汉大赋”的特点:就是极尽铺张为能事,通篇描写宏伟壮阔的景象,在结尾时进行讥讽、劝谏、告诫,是汉帝国统一兴盛时期的产物。齐王出动战车千乘,骑兵上万,士卒遍布山泽,驰骋于东海之畔,鲜血染红了战车的轮子,最终只为狩猎,以充为齐王炫耀的资本。司马相如通过《子虚赋》,虚构了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利用“子虚乌有”的对话,描写了一场宏大的狩猎场面,这是对“文景之治”后,贵族阶级奢靡生活方式的讽刺。借机向统治者宣扬,“与民休息、爱民惜民”的政治主张。

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矐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 ——《大人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