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这个7岁孩童会成救时宰相;44年后,他拯救了一个伟大王朝

2020-09-17 15:24:33 作者: 和尚:这个7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于谦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在于谦7岁的时候,一个和尚对他说:“你就是将来的救时宰相啊”!7岁的于谦并不明白,什么是救时宰相,他只知道:做人要像文天祥一样有气节,而他也正朝着德才兼备的方向成长着。1421年,于谦中进士,正式进入明王朝官吏体系。

于谦一心为民,为人清廉刚正,是不可多得的治世名臣。“三杨”过世后,大太监王振一家独大,官员们都向王振行贿,以求升迁、自保。于谦进京,不送王振分文,别人对他说:“你就算品行再高洁,咱们不送金银,送点土特产全个人情,还不行吗”?于谦略微思索后,挥了挥宽大的衣袖,说了句:“两袖只有清风而矣”!

之后,大宦官王振指示李锡,弹劾于谦,于谦被打入死牢。听说于谦获罪的消息后,明朝北方震动了,百姓们群情激奋,为于谦鸣冤。王振见民愤难平,害怕事情闹大,说:之前也有叫“于谦”的官员违法,这次是弄错名字、抓错人了,于是释放了于谦。于谦治理过的地方,百姓没有不歌颂、爱戴他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地方父母官。听说于谦要调往京城,陕西、河南的百姓们,数千人自发跪在宫门前,真挚地请求让于谦留任,于谦一留任就是19个春秋。

公元1448年,于谦调往京城,做了兵部侍郎。恰巧第二年,就爆发了“土木堡之变”:三大营在内的25万朝廷精锐损失殆尽;名将张辅在内的50多名随行文武官员遇害;也先更是生擒了明英宗,一时间天下震荡。京师附近只有不到10万二线部队,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众多官员胆颤心惊。

以徐有贞为代表的大批官员,主张迁都南京,南渡避祸。决定明朝走向的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斥责道:“主张南渡的人都该处斩!京师一动,就尽失天下大势了,你们想重演宋朝南渡吗”?在于谦的统筹下,整个京师地区,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10万二线部队整军备战。同时下令,山东、河南、南京等地进京勤王、积极应战,人心渐渐得以安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于谦请出太后,另立新君,让明英宗成为太上皇,坚决抵制瓦剌。面对来袭的瓦剌大军,石亨主张固守城池,于谦却在九门之前摆下阵势,给予瓦剌迎头痛击。于谦亲自在德胜门前布阵,并声明:将军若退,士兵斩将;士兵若退,后队斩前队;明军士气大振,尽皆死战。

也先率领的瓦剌军,在于谦的抵抗下损失惨重,得知各地勤王大军即将到来,无奈北返关外。于谦率军追击,到居庸关下而还,北京保卫战宣告胜利,明王朝由此转危为安。事后明代宗,加封于谦为少保,于谦说:“京师四面都是堡垒,这是臣子们的失职,我又怎么敢贪功呢”?明代宗任命于谦,总督京畿军事,于谦对河北、山西做了详细部署,以抵挡瓦剌入侵,局势趋于稳定。

一年之后,在于谦的支持下,明英宗得以还朝,是为太上皇。1457年,明代宗病重之际,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复辟。他们陷害于谦谋反,明英宗虚伪地说了句:“谦实有功”,然后处死了扶大厦于将倾的于谦,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究竟有多冤?曹吉祥手下有个叫朵儿的人,为他敬酒哭丧,曹吉祥将他打个半死;第二天,伤痕累累的朵儿,依旧为他敬酒哭丧。皇太后得知于谦死后,一连数日哭个不停;甚至最后连下令处死的明英宗,都后悔杀了于谦。

拥立明代宗继位,挽救大明的功臣于谦,死后家中没有余财。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明代宗赏赐的佩剑、蟒袍,天下的百姓都认为于谦是冤枉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活出了他曾经最敬佩的模样。他比文天祥幸运,也比文天祥悲哀:文天祥是怎样都救不了南宋,而于谦救下了大明;但文天祥死于敌手,而于谦死在了他守护的京城之下。

参考资料:

《明史》、《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