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开元背署丹字者,旧说为丹阳监铸造。但是,扬州的丹阳监已经铸造了背昌,当不至于再铸造其它背字,而且,丹存世较少,跟钱监铸币的量严重不符。
作者认为,应为丹州钱坊铸造。
丹州属于关内道,会昌年间设置有丹州防御使,会昌五年在任的长官是契苾通。
契苾通墓志上的提为“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安北都护、御史大夫、充振武麟胜等军州节度观察处置蕃落兼权度充支河东振武营田等使、上柱国、北海县开国侯、食邑五百户契苾府君墓志铭并叙”将其担任过的主要官职、勋职均写的很清楚。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有给契苾通的诗。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会昌三年(843),大唐军队破回鹘于黑山。契苾通奉诏赴天德(现在的河套地区),故李商隐写诗送之。
丹州在现在的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附近有丹阳河和南川河,再远一点,东边有黄河。著名的壶口瀑布就在宜川县和山西的吉县之间黄河段,第四版人民币五十元背面采用的就是壶口瀑布图片。丹州是防御北方的契丹、回鹘侵入关内的重要节点之一,丹州附近有较大范围的冲积平原,有河流灌溉,方便屯田。契苾通的官职称呼中有“河东振武营田等使”,营田就是屯田。屯田的目的是自给自足,补充军费支出。
这张是开元十五道地图
从建中元年开始实行的两税制,依据两税三分制原则,分作留州、留史、上供,藩镇可以支配的只有留史的钱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方有铸钱币的动力,铸造的钱大部分可以留下来使用而不用全部上缴。不铸钱的话,不但没有铸钱的收益,要上缴铜材,还要负责铜材运输费用。权衡之下,铸钱肯定是划算多了。丹州地方偏远,人口稀少,铜矿规模不会太大,这就决定了其铸币规模不会太大,所以丹比较少见。平常都说“福桂丹平”四种会昌少见,丹是这四种里最少,也是22种会昌背字(永除外)里最少的品种。
实行两税制后,税务货币化,需要比以往更大量的铜钱。唐代采用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用布帛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货币职能,但仍需大量铜钱,特别是上供部分,采用布帛运输费用要高昂很多。铜钱之外,唐代的金、银在上供中担当了重要作用。一般度支使都兼任诸道铸钱使,有一些刻有诸道铸钱使姓名的唐代银锭实物遗留下来。
武宗时期,南方(黄河以南)都在中央控制之下,是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提供地,各钱监也都在南方。而北方(黄河以北)各镇藩,从安史之乱起,就多不尊号令,跟中央对立,甚至引发战争。这也是为什么会昌背字,少见北方(黄河以北)各州名。平州和丹州铸造有会昌开元,只是因为人口、原料、经济规模等各种原因,其铸币量不大。
会昌开元背丹,目前所见开门者的都是平头通面文。虽然钱谱上记载有短头元和小字等面文,但目前暂未见到开门的除平头通之外的面文品种背丹。作者认为很可能是钱谱作者将其它的背字误认为丹了,最可能是误将梁和益错认成丹。例如,经常有人将大字狭元右梁错认成丹,也经常有人将稚字益误认为丹。
丹按文字书写笔画,可分为有勾丹和无勾丹,即丹字的外框的尾笔是否带提勾。有勾丹根据勾的朝向,可分为大提勾、小提勾和折勾三种。无勾丹一种是本身字戳不带勾,一种是勾完全压在郭上,也就看不见勾了,两种最终的结果都是看不见勾。一般来说,丹的左边一竖短,右边竖或竖勾长。大提勾顾名思义,勾的较长;小提勾,勾小,微微提起;折勾是向下折,而不是向上提起。
无勾丹、大提勾丹、小提勾丹、折勾丹。
附一张《开元通宝图谱》下册内页图片:
#丹州#唐代#开元收藏
这张是开元十五道地图
从建中元年开始实行的两税制,依据两税三分制原则,分作留州、留史、上供,藩镇可以支配的只有留史的钱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方有铸钱币的动力,铸造的钱大部分可以留下来使用而不用全部上缴。不铸钱的话,不但没有铸钱的收益,要上缴铜材,还要负责铜材运输费用。权衡之下,铸钱肯定是划算多了。丹州地方偏远,人口稀少,铜矿规模不会太大,这就决定了其铸币规模不会太大,所以丹比较少见。平常都说“福桂丹平”四种会昌少见,丹是这四种里最少,也是22种会昌背字(永除外)里最少的品种。
实行两税制后,税务货币化,需要比以往更大量的铜钱。唐代采用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用布帛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货币职能,但仍需大量铜钱,特别是上供部分,采用布帛运输费用要高昂很多。铜钱之外,唐代的金、银在上供中担当了重要作用。一般度支使都兼任诸道铸钱使,有一些刻有诸道铸钱使姓名的唐代银锭实物遗留下来。
武宗时期,南方(黄河以南)都在中央控制之下,是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提供地,各钱监也都在南方。而北方(黄河以北)各镇藩,从安史之乱起,就多不尊号令,跟中央对立,甚至引发战争。这也是为什么会昌背字,少见北方(黄河以北)各州名。平州和丹州铸造有会昌开元,只是因为人口、原料、经济规模等各种原因,其铸币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