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只有八大将的方腊,为何却能把梁山108将打得死伤大半?

2020-10-10 23:34:15 作者: 手下只有八大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先生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描述,塑造了水泊梁山108将的众生相。在书中,这些人的出身不尽相同,有的是出身自世代官宦之家,一如“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有的却是贫贱出身,一如“黑旋风”李逵。但对于他们而言,却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对贪官污吏以及腐败的朝堂深恶痛绝,也正是如此他们才能一同齐聚梁山。

而在彼时,他们所向披靡,战斗力非凡。面对宋庭的征讨大军,败童贯、高俅;即便是在征讨与之齐名的王庆、田虎时,也是取得了不损一将的傲然成绩。要知道,王庆彼时坐拥淮西八州八十六县,而田虎亦是雄踞五州五十六县,二方势力不可谓不盛,但却都轻而易举的被水泊梁山众将所灭,这也体现出了梁山众将实力之强。

但是,与前面的威风八面相比,此后梁山108将在征讨方腊时却可谓是步履蹒跚,虽然最终剿灭了方腊势力,但108将却损失了泰半之多,其中阵亡正偏将佐五十九员,病亡十一员,回京时只有二十七员。而方腊一方,则只有八大将军,那么为何方腊一方单凭八大将,就让梁山损失大半呢?其实,这个原因不难解释,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其一,梁山众将用兵不当,欠缺谋略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说的便是用兵之中,当以谋略为上,其次才是外交,而下下之策才是攻取坚固的城池。

在攻打王庆、田虎之时,梁山众将便依靠谋略轻而易举的战而胜之。但在获胜之后,梁山众将随即被宋徽宗命令征讨方腊。

本就是劳师远征,但梁山众人却生了轻敌之心,以为方腊如王庆、田虎无二。

可殊不知,方腊势力虽然比之王庆占据的范围要小,可他占据的地区乃是当时的最为富庶的江南之地,财赋充实;更兼之方腊作为一方王者,除暴安良,在其占领区内建立了完善的行政体系,有着开仓放粮之举,深得人心。

彼时的梁山众将面临的无疑是最为强大的敌人,但他们有的应对却是缺乏操练,缺少谋略。

这种缺乏操练,缺乏谋略,体现在梁山众将江湖义气深重,不知以退为进,不知保全自身,更不知兵者,死生之地的残酷上。

因为不熟悉兵法,不知道何时进退,张顺竟想以一己之力擒拿地方主帅,最终惨死;双枪将董平,在自身身负重伤的情况之下,还要救援他人,自顾不暇的结果也只能是身死的结局。这些种种,也让梁山众将的用兵落入了下下之策的“攻城”之中。

以自己之弱,去攻打他人的长处,这本就是取死之道。更遑论,方腊一方虽然相较于梁山108将人数较少,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方腊的八大股肱之将,这八人莫不是数得上的将才。

其中,不仅有着王寅马踩李云,枪挑石勇,力战林冲等五人,庞万春射箭杀死史进、石秀等七人的事例;更有着设置埋伏、伏击梁山众人的吕师囊。

高下对比之间,梁山众将损失惨重可以说是必然的。

其二,宋庭的借狼驱虎之策的掣肘

在面对梁山势大之时,宋朝朝堂的态度可谓是一波三折。曾派遣童贯等人征讨,但无奈讨伐失败,也只能“以退为进”,选择招安。

但是,即便是招安,他想做的也只是借狼驱虎,利用梁山众将。

梁山归顺之初,宿太尉便提议将梁山众人分而治之,在此谋略遭到宋江等人反对。不成之后,他又提议让梁山众将以为先锋,先伐辽国,再讨王庆、田虎。

可以说,这里面宿太尉算是反宋江集团中最为温和的一位,他并无蔡京、高俅之耻,但就是这样一位,他想要的也是让梁山众将在讨伐之中不断损耗,以此既能讨平叛逆,又能避免梁山势力的再度扩张。

在这种思想的掣肘之下,宋徽宗不仅将梁山众将中负责后勤的几位,悉数留在京师,更是让征讨方腊的梁山陷入了孤军的境地。

而在留下的几人中,有着神医安道全,这位负责医治病患的医者,至于宋徽宗给出的理由则是,皇帝偶然小疾,这个理由可谓是冠名堂皇。穆弘、张横、林冲、杨雄之死莫不是因为缺少医治的结果。

至于"紫髯伯"皇甫端,则是梁山中负责马匹治疗的兽医,他在出征之前被宋徽宗命令署理御马,因此未能跟随梁山众将征讨方腊。

而在征讨方腊时,梁山众将之中多人被乱军马匹踩踏而死,其中难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其三,梁山之中,事实上一直存在不同声音

宋江的上位,很难说没有阴谋存在。原本在晁盖主政时,梁山拒不接受招安,也得到了公孙胜、林冲等人的拥护。

但是,随着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的陨落,宋江则利用九天玄女说、以及卢俊义立足未稳,智多星吴用的拥戴顺利成为了梁山之主。原本就有着接受招安,希冀能够封妻荫子的宋江,在将聚义厅、替天行道立为口号之时,已经在梁山内部埋下了隐忧。

而这种隐忧在征讨王庆、田虎时,因为没有损耗而尚且不算明显。但在征讨方腊时,虽然众人尚听从命令,但他们的内心事实上已经缺少了豪气云干。

而作为军师的公孙胜,更是运走高飞;至于武松、鲁智深等人,也是面和而心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