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委婉语的主要感情色彩有三种:趋吉避凶,去俗求雅和礼貌取悦。趋吉避凶的委婉语主要有上述所提到关于死亡以及疾病、鬼神、灾害等等。
前两者主要是考虑听众的感受,避免强烈的刺激,而后两者则是避讳文化发展之初就具有的功能,人们认为对于一些超自然的现象或者令人恐惧的灾害通过抽象的代称能避免为己招来灾祸。如以“走水”代表发生火灾,以“动过家”表示抄家。
去俗求雅的委婉语则大量关于厕所、大小便,怀孕,分娩及性行为,其中尤以性行为为甚。在含蓄委婉的中国文化中性行为被视为令人羞耻的事,是必须要避讳的。
为什么要避讳
1.彰显尊重
避讳的缘起就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神灵的尊重。古人认为去世的祖辈得道成仙,故而不能直呼其名。所以避讳起初是只避死者,不避生者。随着历史发展,这种对父辈的敬重渐渐保留下来,变成了对祖辈名讳的敬重,不论是否在世,都不宜取相同或者同音的字。
除了祖辈的名讳,还有先贤如孔子、孟子乃至周公等,往往在取名时不能涉及,这都是是古人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
2.彰显皇权
从秦始皇继位改称皇帝后,皇权至高无上的凸显便出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朕本是古人常用的自称,在秦始皇后却变成天子专用的自称。而孤也渐渐变成王爵等专用称呼。皇帝出行的车驾等都用专门的称呼。天子去世曰崩,王侯曰薨,百姓只能成为卒。
这种皇权的彰显还有一种特殊含义:皇帝为了笼络百姓,往往自称神灵在世,出生往往伴随异象,他们的名讳也和神灵一样,不能直呼。
如雍正本名胤禛,他继位后便令兄弟们改辈分为允。同辈兄弟间本无需避讳,这里便将家讳上升为国讳,为的是体现他有别于其他兄弟的身份。包括他赐怡亲王胤祥不必改名的特权,也是皇权的一种彰显。
3.统治者禁止谈论的话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统治者为了禁止某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话题。
如明初避讳繁多、文字狱层出不就与明太祖朱元璋从前的经历相关。朱元璋出身低微,称帝后不愿别人提及过去。再加之他识字不多,好猜疑便时常对文人和朝臣笔下文章挑刺。
朱元璋极其反感后宫题材的诗歌,著名诗人高启就因写下了“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惨遭腰斩,马皇后出自民间,没有裹足,元宵节京城里有人就做了灯谜:画一个妇女,光脚抱着一个西瓜。谜底就叫淮(怀)西女人好大脚。而朱元璋看到后勃然大怒,竟然将通街的百姓全都杀掉。
到了清朝,由于关外入住的统治者天然的自卑心态以及民间反清复明的浪潮兴起,清朝皇帝对于明、清乃至民族文化相关的话题都讳莫如深。
从顺治朝,因为“将明之才”被斩首的张晋彦,到康熙朝编写明朝相关的《南山集》导致三百多人下狱,乃至雍正朝“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被理解为民族对立,“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本是歌颂黑色牡丹,却被解释为清朝统治者抢了大明朱家的天下,可以说避讳愈发严格,理解也逐渐扭曲。而这都与特定时期统治者的特殊经历相关。
避讳文化的影响
避讳无疑给民间的正常生活、官方的文字记录带来了各种不便。而因为种种原因,避讳造成的文字狱使得官场的氛围愈发压抑,同时也阻塞了官员进谏的言路,人才无法得以举荐选拔,官场更加黑暗。
对于文人诗赋内容和字眼的过分要求使得文人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台阁体诗赋侵占文坛,这不仅导致了文化史的倒退,文坛风向标的转变也代表着从元末明初诗歌文化发展繁荣时期的终结。
诗歌诞生之初便如影相随的隐喻和象征的意义在文字狱的威胁下逐渐消失,而由于避讳不得不回避的字眼则对诗歌的表达起到了极大不利的影响。
对文人和士子的摧残和迫害不仅使一部分人丢失了文人的清高与傲骨,转而做起官场投机,还使得一部分人远离文坛和朝野,造成了明清两朝人才的匮乏。对文人思想的控制也催生了八股文。
结语
避讳文化的诞生是源于人们对先辈神灵朴素的敬仰,是古代人之间一种特殊的理解,然而随着发展却逐渐变成统治者彰显权力、禁锢思想的工具,甚至引发了多起血案,这样的转化,不由引人叹息。
参考文献
《周礼》
《小名录》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