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读《红楼梦》读到贾雨村夸赞林黛玉聪明,读书读到“敏”字都要读成“密”,书写时也会减一两笔,都不明白是为什么。其实这里就涉及到我国古代非常特殊的一种文化:避讳文化。
避讳文化,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可考证的文献可追溯至周朝鲁桓公给太子的命名。在历史的发展中,避讳的含义从字面上对于祖辈在天之灵与其他神明的敬畏之情,逐渐变为封建统治者对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巩固。
在经历过公认讳制繁琐严密的唐、宋两代,元、明一定程度上放低了对避讳的要求,但是涉及到具体文书,避讳之前朝有过而无不及,以至严酷的文字狱悄然兴起。
文字狱古已有之,历朝历代屡见不鲜,而明清梁朝最常见也最为残酷。明朝实例最多的就是洪武一朝,人们对于朱元璋对“秃头”、“和尚”等词的忌讳津津乐道,却遗忘了这些荒谬不经的避讳背后的血腥与杀戮。
而清雍正一朝,“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便令进士及第的大臣丢了性命。我们便来谈谈避讳文化和它的影响。
避讳是什么
避讳指的是在古代书写和阅读某些特定字词时需要去一两笔,或者以相近读音代替的一种特殊文化,具体包括国讳、家讳和委婉语等。
1.国讳
国讳主要指的是君主名讳,对于帝王的名字、乃至封号避讳本质上是对皇权的至高无上尊崇。
爱看古装剧的人大多数应该都听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户部其实一开始叫民部,而唐朝避李世民的名讳才改为户部,并沿用至今;此外,观音原名“观世音”,也是为了李世民的“世”字去掉了。
类似为了避讳皇帝姓名更改地名、官名的案例很多。
最夸张的案例出现在晋朝:晋武帝司马炎建国后,追封父亲司马昭为文帝。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特意将王昭君改称为王明君。为了并非皇帝的父亲更改古人的名讳,也颇为滑稽。
一朝百姓要避讳本朝历代皇帝,尤其当皇帝名讳是常见字时,就更麻烦了。因此明朝朱元璋建国后除了规定子孙的辈分外,还要求名字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这样固然使他的后代起名极为不便,甚至被迫造字,但对百姓来说无疑是受益的。
此外,令人意外的是,清朝文字狱频发,但是对于国讳避讳并不是十分严格。
清代建立之初,顺治皇帝的汉名福临也一直都不避,“玄”字在康熙初年也不避,著于康熙年间的小说《新说生花梦奇传》以康熙朝为背景,却时常有“炫”字出现,可见一斑。
《红楼梦》各个抄本的变迁更具有说明意义:己卯本、庚辰本改“宁”为“寕”,可视为避讳道光皇帝之名旻宁, 戚序本和程高本对于国讳严格避讳,则是由于抄录之人高鹗、戚蓼生均为当朝官吏,程伟元功名无考但也出身封建士大夫家庭。
在这种背景下,是否避讳被上升到了对于皇帝的忠诚问题,不得不谨小慎微。而民间的抄本多流传于底层人民,作者不避讳抄录的人自然也不会注意。
2.家讳与乳名(小名)的使用
古人的姓名,尤其是女子的姓名一般不会告知外人,所以婚礼六礼中就有问名礼,其内涵就是只有父兄、夫婿可以称呼女子的名字。
家讳一般指的是奴婢避主子讳。丫鬟红玉为了避讳宝玉和黛玉名讳改名小红。丫鬟香菱因为提到了桂花冲撞了主母金桂之名挨骂,这都是家讳的表现。
同时可以从书中看出,贾家的家讳避讳也并不严格,如小红改名之后“红玉”之名还不时被提起,有时甚至是在宝玉面前。而奴婢称呼男性主人也会直接提到名字,如“琏二爷”、“珠大爷”、“宝二爷”等,人后人前均有,这与传统的避讳礼制不合,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而贾雨村身为黛玉私塾之师起初却不解她避母讳则说明他并没有问过林府名讳,从侧面反映当时“登门而问讳”的传统已逐渐淡化。
在家讳中另一个现象就是乳名的使用。乳名来源已久,在春秋战国即出现“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现象,这里的“名”指的即是小名、乳名。唐朝出现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末世有官名、小名之别。”
《红楼梦》中大量乳名的出现说明通过乳名避讳名讳的现象在清朝依旧常见。如“乳名唤作英莲”(第一回)、“乳名黛玉”(第二回)、“乳名宝钗”(第四回),说明出场的女性角色的称呼都是乳名,以此避讳。
而两个例外分别是王熙凤和李纨,一个是“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第二回),一个是曾入族学读书故取学名。而贾宝玉梦游太虚仙境大喊“可卿救我”。秦可卿纳闷他为何知道自己的乳名,也反映了“妇讳不出门”的礼俗。
3.委婉语(禁忌语)
古人对于一些话题十分避讳,譬如死亡等,这些话题在今天某些地方还会用“老掉了”、“走了”等说法代替,这就是委婉语或者说禁忌语的体现。
古代就更加常见,如称人死亡,针对对象的身份不同有“宾天”、“觉大限”、“捐馆”、“寿终”等多种委婉说法。而对于殡葬类禁忌语,丧事称为“白事”,棺材是“板”、“寿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