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军人平时也得吃饭,可一打仗军队就喊缺粮,这是怎么回事?

2020-10-13 14:25:05 作者: 明明军人平时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田家行》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祖宗的话也是有着自己的道理。我们在平时的时候,可能注意不到粮食的重要性。在也经常听到一句话“打仗就是看谁钱多谁,粮食多”,所以也就有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

在古代打仗靠的可不仅仅是人多装备精良,粮草后勤也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便敌军再多的士兵,将领也不怕,但有时真的会为一粒粮食而发愁。这也让如今很多人疑惑,平时军队操练也需要吃粮食,也没听说粮食不够。这一到打仗的时候就粮食短缺感觉吃紧,这是怎么一回事?

征兵制度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最需要改变的就是它的制度。既然是战争中,最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的就是征兵制度了。当时的征兵制度和我们如今的可以不一样,国家人口不是很多,一方面需要保卫国家,另一方面也需要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说白了不是职业兵,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就过来打仗,没有需要的话就自己回家务农。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在打仗的时候人们国家承担粮食,国家不打仗的时候自给自足。而打仗所需要的粮食是军事家来做一个简单的估算,这个数值并不是准确数值。因为战争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即便带的比估算的多,万一战局不利陷入了长期作战的局面。这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可不是开玩笑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朝廷也是想了许多办法。如果军队暂时不用打仗,就会向朝廷报告开垦一片荒地,然后供士兵在这里种植。以此来缓解缺粮的局面,这在当时也叫军屯制度。还有后来的粮仓,在隋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当然这些粮仓名义上说是为百姓储存的,预防天灾等,但大部分都还是被军队打仗用了。

战争特殊

正常情况下,只要粮食够资源的调配,显然是不成问题的,但最大的困难是粮食的运输。我们纵观整个历史,国土面积是非常大的,战争中的不确定性让打仗的地方有可能在千里之外。而当时的科技条件并不是如今这样发达,主力运输还是马车等交通工具。有时候拉的是五吨粮食,结果因为种种原因的损耗也只剩下一吨。

除了路上的消耗之外,还有一些辅助人员的参与。《梦溪笔谈》曾经这样记载:“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很多人似乎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宋朝时期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战争人员与辅助人员的比例为1比3,粮食都被谁消耗掉了呢?

这还仅仅是一部分,战争中最重要的是战马,骑兵在决定战争优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想要一个战马精神百倍充满精力,那就需要进行十足的喂养。战马并不同于普通的马,它们要用草料和粮食混合喂养。因为科学技术有限,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喂养经验,具体的配置标准也没有。宋朝时每匹战马每天需要生谷二升,如今一大桶可乐的量。而且每个国家上千匹,这是什么概念?实战检验

现代人们谈长平之战时,很大程度上将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归功于赵括的“纸上谈兵”,其实在我看来二者并没有很大的关系。长平之战如果从开始到结束,应该持续了大概3年左右。原本是廉颇老将率20万大军镇守,并且坚守不出。三年无果赵王决定换上赵括,再增派20万大军转守为攻,看来也是合理的政策,但这里面的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分析。

当时廉颇镇守时对秦国的策略就是消耗,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因为赵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缺粮。而秦国面对赵国三年久攻不下的原因也是因为粮食的短缺,距离太远。根据当时的运输情况,运1担粮食到前线,赵国消耗5担粮食,秦国消耗30担粮,廉颇也成功看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如果消耗的话,秦国恐怕是消耗不过的。

可很多人就觉得,那就这样耗着不就完了吗?当时七个国家里面一穷二白的也只有赵国了,这样耗下去,每天供20万人的粮食,根本不是一个办法。之所以派40万大军出征,也就是想快速解决战斗。但秦国在攻打赵国时已经占领了不少土地和人口,该开荒的开荒该种地的种地,粮食是完全够用的。而赵国40万庞大的军队数量,显然国内生产力是不够支撑的,最终吞下兵败的苦果。

总而言之,不管处在什么时代,战争是一件又费钱又费粮的事。人们为了运送这些物资不惜花费更大的代价,因为他们深知,一旦中断带来的是整个国家的灭亡。由此可见,战争中的后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参考文献:

《田家行》

《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