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傲江湖:漫谈古代的啸文化

2020-10-15 22:36:12 作者: 啸傲江湖:漫

多年前一部电视剧《笑傲江湖》风靡一时,再加上黄霑的一曲《沧海一声笑》,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真可谓妇孺皆知了。不过,有读者指出,笑傲应为啸傲,我觉得蛮有道理的,用笑过于平淡了,而啸则有一种凛然之气。再说,古代官府对于一些土匪(别误解,匪也有真匪,假匪之别,不是也有梁山好汉吗?)常称呼他们“啸聚山林”,古小说里描写他们劫路时,叫“一声唿哨”,这“呼啸”快读就是“啸”。也可能金庸先生这样写别有用意吧。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啸文化。

《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肃,《说文解字》:持事敬振也。从聿在(渊本字)。意思是手持笔,在深渊上做事,会恭谨之义。因此,啸,就是吹口哨,声音有点让人肃然警(不是错别字哦)重的感觉。

在我们走入文献,再次勾勒“啸”的历史。《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中说“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郑玄笺:蹙口而出声。蹙口,就是把嘴唇缩起来。比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更具体一些,是吹口哨无疑。但是不像今天的吹个口哨那么简单,有自己的固定音乐程式。

啸,是古人抒发自己情志的一种方式,不用任何器乐,只用一张嘴吹出来,常常是排解内心苦闷的。啸,本是人人可吹的,似乎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后来演变成为一种技艺,《晋书》记载成公绥著有《啸赋》,其中这样说:……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舒蓄思之悱愤,奋久结之缠绵。……。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我们知道长啸是一种不依赖器乐,出于唇吻的高超发声技巧。

随着历史的发展,啸成为知识分子标榜自己清高形象的重要标志,突出在魏晋时期的名士身上。比如陶渊明《归去来此辞》中就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句子。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阮籍。阮籍“乐酒善啸,声闻数百步”(《艺文类聚》引东晋袁宏《竹林七贤论》),今河南省尉氏县城有阮籍啸台遗址,相传他当年曾于此长啸歌赋。嗜酒是他与司马氏政权不合作,明哲保身的手段,而长啸则是他为了抒发内心苦闷的表现。他常常独自驾车外出,任意行走,直到没有路的地方才停下来,痛哭一番返回。这就是穷途之苦的典故,比喻遭受痛哭而哀伤的心情。

据《世说新语·栖逸十八》阮籍听说苏门山上住着名士孙登,他的啸声能震动大地。于是,就去和这位啸友交流心得,两人见面阮籍大谈养生无为之道,上溯到黄帝时期。并且表演了自己的啸技。孙登笑而不答,阮籍悻悻而归。不料刚走到半山腰,听得孙登的啸声,声震林樾,好像几个乐队同时在演奏,阮籍这下是心服口服。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葬中出土了“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其中就有阮籍的形象,画面中他闲坐树下,一膝曲起,一手撑地,足边置酒器,作仰天吹指作长啸状,神态安详潇洒。啸有徒啸,与指啸有别。《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元胡三省注:“吹脣者,以齿啮脣作气吹之,其声如鹰隼。其下者以指夹脣吹之,然后有声,谓之啸指。”啸指即指啸。

徒啸只用嘴,声音不够响亮。而指啸,能吹出悠远响亮的声音,因为古代隐士的啸大多响彻林泉,应该是指啸。今天演唱会上一些歌迷还常常会嘴含手指发出的响亮的呼哨声。啸在战场上还有奇特的功能。《晋书·刘琨传》记载:西晋名将刘琨在晋阳被匈奴铁骑重重包围,他先是在月夜登楼清啸,敌兵为之凄然长叹。半夜里又演奏胡笳,敌兵思家心切,泫然涕泪下,黎明时分,他再次吹奏起哀伤的曲子,敌兵竟然撤退了。这就是清啸退敌的典故。

唐代宗时代大理寺评事孙广作有《啸旨》一书,总结了啸的古今流变,阐明了啸的功能,说明了啸的十二种演奏技巧,介绍了啸的十五章演奏程式,真可谓全面到位。该书提到: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指出啸是气流摩擦发声,声音特点是清越。并且还说:啸之清,可以感鬼神,致不死。指明是古代道家养生长寿术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啸更像是蒙古族的呼麦唱法。而像健身气功六字诀,呼出“吹、呼、嘻、呵、嘘、呬”,照应无形,滋养脏腑,也算是啸的一种演变吧。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唐代以后,啸法就失传了。唐诗中谈到啸的名句有:

1.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泰山吟》)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3.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唐·许浑《旅夜怀远客》)

据说,当代有专门研究啸文化的人,说明这门古代的技艺并没有失传。他们中更是有人准备将啸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弘扬古代文化,挖掘养生经典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