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这5人本有机会被授予大将,最终授予上将

2020-10-20 00:04:07 作者: 1955年授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秩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血与火的考验。还有无数的革命先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做的一切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因此也有了1955年的授衔仪式。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主要目的就是表彰为新中国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同志,在这次授衔仪式上,共诞生了十大元帅、十大大将以及数十位上将、一百多位中将、数百位少将,这些将军都是有功于社稷的英雄。当时荣获大将军衔的共有十人,很多人恐怕不知道,除了这十位获得大将军衔的将军之外,当初大将候选名单内还有另外五人,他们都是谁呢?

第一位名叫萧克

萧克是湖南人,1925年参加革命,参加战役无数,包括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萧克曾担任红六军团长以及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将领。解放战争时期,萧克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是一位资格很老的革命军人了。

1955年授衔时,按照级别与资历,萧克是有机会获得大将军衔的,而且评衔人员也把他放入大将候选人名单之中。那么他为什么没能评上大将呢?这主要与抗日战争有关,在这段时间里,萧克没有过硬的战绩,因此后来错失了大将军衔,被评为上将。

第二位名叫周纯全

周纯全出生于1905年,湖北省黄安人,1926年参加革命,作战经验丰富。周纯全也是一位老红军战士,曾担任过红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等一系列重要战事。按照资历以及战绩,周纯全也有资格授予大将军衔,不过,周纯全原是张国焘最信任的部下,因此在对张国焘问题的处理上,他的处理态度是有失偏颇的。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周纯全最终被评为大将。

第三位名叫宋任穷

宋任穷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26年加入党。宋任穷也是一位老革命,他是三湾改编后首批连队代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宋任穷跟随红军大部队参加了长征,在长征时期担任了中央纵队干部团政委、28军军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期间,宋任穷领导了冀南区的抗战活动,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以及指挥抗战取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宋任穷担任了组织部副部长以及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务,按照资历,他本有机会授予大将,但是经过评衔小组评定,他的贡献不如十大大将,因此1955年授衔时,宋任穷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四位名叫王震

王震是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党,也是一名革命老将,威名远震。王震早年参加了红军,曾担任过红六军团政委,与萧克是搭档。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王震因为作战勇猛立下过赫赫战功,不过,大概是因为评衔要综合各方面的能力与资历,而且还要考虑不同军种,因此王震将军虽然战功卓越,但还是没有被评为大将,他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五位名叫张宗逊

张宗逊是陕西省渭南人,1926年加入党。他多次参加一线革命,战功赫赫,并且资历很老,参加过秋收起义,曾经担任过红军的师长、军长等职务,并且还活捉过国民党将军张辉瓒。抗日战争时期,张宗逊担任了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旅长,曾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解放战争期间,张宗逊先后担任了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将领。在1955年授衔时,张宗逊最终被评为上将。

其实这五个人,不管哪一位都是十分优秀的,他们没能入选大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十大大将的评选会综合比对各方面因素,最终确定名单。当然,落选大将的这五人,他们对祖国的忠心和赤诚,祖国是永远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