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城战中,士兵为何宁可用石头砸,也不将梯子推倒?傻瓜才推

2020-10-20 14:21:47 作者: 古代守城战中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发生在各个朝代不同地点的攻城战。成千上万的士兵向着那城墙一拥而上,架云梯,撞城门,射火箭,降巨石……一时间哀嚎声四处而起,士兵们一个个血流如注倒地不起,只能用个“惨烈”以形容。

既然攻城战这么难,为什么不能绕过城池,直达最终的目的地呢?其实在历史上,这种奇袭敌后的战争并非不存在。比如钟会、邓艾联合攻打蜀国时,就以钟会牵制正面的姜维,而邓艾则由阴平绕袭支取成都,正式宣告了蜀国的灭亡。

但这种情况是在计策完备,兵力足够时才可以采用的策略。如果没有钟会的牵制,那么绕过剑阁、突入成都的邓艾,就很可能被得知消息而回护成都的姜维和正面迎战的蜀军前后夹击,很容易就导致全军覆没。

而且城池作为一个据点和枢纽,在占领之后可以不仅可以遏制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而且可以为后续军队的调转、兵马粮草的补足提供条件。因此,在一些重要的城池、据点是非战不可也非占不可的。

所以,即使攻城战总是显得异常惨烈,最后的结果几乎就是以人命堆出来的胜利,但在战场中,城池却是必须占领的。而面对高而坚实的城墙,进攻者为了攻入城内,攻城梯就是必备的战争工具了。

而看过影视剧中的攻城战的人,总会在心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梯子都如此单薄,看起来一推即倒,为什么守城的人却永远只是砸石头、射箭、倒热油或者丢火球,从来没想过把梯子推倒呢?这样不是更省时还省军备物资么?

如果你到古代去问这个问题,肯定会有老兵不屑地告诉你,只有傻子才会去推梯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在古代,也并非美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是用百姓日常使用的竹梯,那自然是一推就倒,就算推不倒,用刀砍几刀也就砍断了。

但事实上,古代战争中的云梯与影视剧中所展现的云梯却大不相同。根据现在的史学考证,普遍认为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公输般,故而又称鲁般,而现在大多数人熟知的名字,则是“鲁班”。

鲁班生于公元前507年,出生于一个工匠之家,从小思维敏捷、心灵手巧,他跟?学到了许多工匠技艺。在公元前450年之后,鲁班离开鲁国去了楚国,为楚国设计制造兵器,而云梯就是其中之一。

《墨子·公瑜》中就有记载——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得知了云梯的由来,接下来就来说说怎么推倒云梯。从物理学上,要推倒一个东西,需要使物体的重心偏离支撑物体的底面。

而攻城梯都十分巨大,光是以人力很难推动。而且即便是普通攻城梯,一般顶端会低于城墙0.8~1.0米,而人的臂长通常不会达到这个长度,加上城垛的阻挡,城墙上的士兵很难碰到攻城梯顶部,即使碰到了也不好发力。

而且攻城梯斜靠在城墙是,支撑梯子的底部距离城墙通常有两三米的距离。要推倒梯子,就需要推动梯子旋转而使梯子的重心偏移底部。但即使把一整个人填上去,也无法把梯子顶端推动超过这个距离。

而且在一些攻城梯中,顶部是有硬质倒钩的,一旦架设到城墙,那钩子就死死扣住,更加难以推动。于是在古代守城士兵里,会有专门用来推攻城梯的撑杆。所以公输般的云梯,才显得尤为重要。

《淮南子·兵略训》中记载——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也就是说,云梯在顶端存在平台,不仅在攻城时用来上墙,还可以架设当做哨塔,跟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简单梯子完全不一样。

而这些云梯在各朝各代的不断改良之下,不仅只是越来越大,而且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齐全。发展到成熟的云梯,根本不只是云梯,而是一辆可以用以攀爬城墙的巨型攻城车了。

而如此重量的攻城云梯,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撼动的。所以在守城一方,通常还是以射箭、倒油、投石等方法来针对攻城的士兵,而不是巨大的攻城云梯了。而现在的影视剧中,为了节省资金,自然只能使用比较简易的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