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91年,大唐再次迎来了一场科举考试。这一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杜黄裳。能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杜黄裳本应十分高兴,毕竟考中的士子都将成为他的门生。但对这一次科举考试,杜黄裳却是愁眉不展的。
这是因为在此次科举考试前,有无数达官显贵找到了杜黄裳,达官显贵们希望杜黄裳能照顾一下自家子弟。无数达官显贵来到杜府送礼,让杜黄裳不厌其烦,将哪位达官显贵的子弟点为头名,都将让他得罪其他人。于是杜黄裳只好命仆人,紧闭自家府门,不见任何送礼的客人。
普通权贵虽然打发了,但仍有一些杜黄裳无法得罪的当朝权贵。找杜黄裳的权贵实在太多了,但录取名额毕竟有限。无法得罪的权贵更是将自己子弟高中的名次,当成彼此斗气、展现自家实力的一次机会。
杜黄裳顿时傻了眼,到底怎样排名呢?得罪这些强硬的权贵,恐怕自己今后都不会有好果子吃!为了这件烦心事,杜黄裳愁得好几晚都没有睡好。当科举考试进行到第三场的时候,杜黄裳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和矛盾。
于是他只好央求一众考生道:我手里有很多举荐信,从你们之中录取谁,不录取谁,都将使我得罪一些我不敢得罪的人。既然你们是被举荐的考生,那么你们能不能替我想个不得罪人的办法呢?
这时高龄的考生尹枢站出来,尹枢说道:大人不必为难,我毫无背景,也不是被举荐的人,我来帮你批改考卷,定名次,您就不会为难了。即使权贵们怪罪您,您也可以将责任推到我身上。
听完尹枢所说的话,众考生大声起哄,让尹枢来批阅考卷,排定名次。群情激奋之下,杜黄裳竟然真的让尹枢来批阅考卷,排定名次。
尹枢先是当场阅卷,定出了第二到第三十名的考试名次。随后他又让诸考生查看了自己所排的名次。众多考生对此并无异议,就在所有人猜测,尹枢会点谁为状元时,杜黄裳也好奇的问尹枢:你准备点谁为第一名呀?尹枢理直气壮的对杜黄裳说道:在场一众考生只有自己,才是实至名归的第一名。尹枢回答完杜黄裳,竟然真的点自己为第一名。
众考生对尹枢的做法很不服气,但当他们看到尹枢考卷上所作的锦绣文章后,便再也不去争议。
随后唐德宗也不过是走了个过场,便钦点尹枢为本科状元。事后杜黄裳拉着尹枢的手感谢着说道:这次幸好有你,才帮为师渡过了难关。原来尹枢的做法,并没有让杜黄裳得罪一众权贵,反而是让杜黄裳起了爱才之心。
为何权贵们不责怪杜黄裳呢?这是因为唐朝风气开放,权贵们也欣赏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而且在唐人眼里,尹枢的做法并非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而是自信的表现,尹枢的自信正是唐人所欣赏的。就这样尹枢成了大唐,最特殊的一位状元。
谁也不会想到,时隔二十二年后,尹枢的弟弟尹极也再次高中状元。尹极这次高中状元并非取巧,他靠的可是真才实学。
因尹枢、尹极兄弟二人先后高中状元,所以阆中保宁镇(兄弟二人的家乡)的百姓称呼他们兄弟为梧桐双凤。因兄弟二人的状元府坐落在保宁镇,所以当地百姓又将状元府附近的一条街道称作状元街。后世诸多考生,都曾前往状元街去祭祀尹枢、尹极兄弟,以求自己科举能够高中。
《唐摭言》第八卷记载了,尹枢自点状元的故事。当时的唐朝贵族觉得:不畏浮言的尹枢有胆色、有担当、自信、率直,是位有大家气度的真才子。
成就尹枢自点状元佳话的杜黄裳,其实也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文官。
安史之乱发生后,考中进士的杜黄裳被宰相杜鸿渐所器重,随之他被举荐给郭子仪。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身份入朝为官后,杜黄裳以从事的身份主持朔方一应军政事务。后来李怀光假传圣旨,想要诛杀大将温儒雅等人,以此来取代郭子仪占领朔方。幸好当时的杜黄裳辨认出圣旨是李怀光伪造的,让李怀光的阴谋未能得逞。
唐顺宗病重不能理政期间,翰林学士王叔文独揽大权。当时的王叔文准备趁机进行改革,对改革表示反对的杜黄裳却主张,应该先让太子李纯监国。随即王叔文的手下韦执谊,问杜黄裳:你刚刚升官怎敢谈论禁中之事?杜黄裳怒道:我受三朝厚恩,怎能因为官职而去出卖自己呢?
参考资料《太平广记》《唐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