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性格狂妄,白起注定成为政治斗争的垫脚石和牺牲品

2020-10-01 22:39:57 作者: 功高盖主,性

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寒风凛冽,飘飞的大雪纷纷扬扬。一位曾经战功卓著的老人,却在等待死亡的到来。他的名字让无数人胆寒,也是大秦的荣耀——白起。面对使者丢在面前的宝剑,白起问:“我有什么罪?大王为何要杀我?”回答他的,只有使者的沉默不言。白起也明白了,他必须死,这是王的意志。而且长平之战,他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国士兵,也真的该偿还了。剑锋划过,苍白的世界多了一抹刺眼的殷红。“杀神”就这样离开了战国风云中。

白起征战生涯三十多年,用辉煌两个字形容他的战绩都显得苍白。伊阙之战秦军共斩首杀敌24万,鄢郢之战白起水淹鄢城,淹死几十万军民,华阳之战杀死魏军13万,陉城之战杀死韩军5万,长平之战坑杀赵兵45万人。攻城七十多座,歼敌一百多万,无一败绩,无愧“杀神”之名。那这样一个战神,秦昭襄王怎么会对他痛下杀手呢?

白起之死,其实是必然的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白起功高盖主

范蠡在越国胜利以后,就和西施归隐山林,过上神仙般快活的生活。范蠡急流勇退,是因为他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长平之战后,白起根本已经不能再封赏了,他位居武安君,已经是当时最高的军事长官了。历史上的帝王从不会允许自己手下有人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有利于统治可以利用,不利于统治只能称为刀下亡魂。功高盖主不会有好下场,比如韩信被夷灭三族,岳飞死于“莫须有”罪名,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所以,功高盖主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这也是白起之死的主流说法。

第二,白起性格狂妄,赌气看秦王笑话

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趁胜追击,彻底灭掉赵国。可秦昭襄王却听信范雎的建议,说什么也不同意攻打赵国,借口秦国损失惨重,召回了白起。几个月以后,秦王头脑一热,想去灭掉赵国。白起反对继续攻打赵国,认为哀兵必胜。秦王不信邪,派遣王龁疯狂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现实狠狠的打脸,秦国军队战败,把几十年来辛苦打下的土地都给丢了。白起调侃说,“秦王不听我的建议,现在输了吧?”秦王想请白起出山,力挽狂澜,于是找了白起好几次。白起这时候端起架子了,说自己生病了不能打仗。气的秦王牙痒痒,秦国有难不帮忙,再加上白起无情的嘲笑,让秦王觉得好像自己是个军事上的低能儿。盛怒之下,派使者赐白起自尽。此时的白起,也觉得自己闹够了,却为时已晚。战争的失败,最终用白起的死买单。

第三,白起是魏冉的坚定支持者,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无论内政还是军事,都是一把好手,在秦国上下影响力巨大。而且,魏冉对白起有知遇之恩,白起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魏冉让秦王感到地位受到了威胁,范雎来到秦国给秦王出的第一个馊主意就是把范雎扳倒。很快,魏冉被贬,范雎上台。白起偏偏还重情重义,对魏冉感恩戴德。秦王和范雎怎么会容忍政治死对头还有坚定的支持者,更何况这个支持者还是白起。

不过白起在全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想要杀掉白起必须有正当的借口。正好当时攻打赵国的邯郸,白起迟迟不肯听命。范雎汇报秦王说,“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这句话不假,却称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句简单的描述,不服还有其他话说,这不就是想造反吗?白起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赐死了,这场政治斗争最终以白起之死而收场。

白起之死不仅仅是因为他功高盖主,跟他的性格以及不同时期的政治社会环境都有很大关系。时势造英雄,也可以摧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