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唐代“理财专家”,却从不赈济灾民

2020-10-04 21:35:41 作者: 鲜为人知的唐

前言

我们谈到理财,会想到哪些人呢?

是不是股神巴菲特,或者是索罗斯。

别闹,我是个文史博主。想想历史上那些理财能手。

管仲算是个先驱,他让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亦或者是宋朝的王安石,主张变法敛财?

我们今天就讲一个相对冷门的理财专家,刘晏。

刘晏是谁?

这个名字咱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孩子可能会知道他。

因为《三字经》中就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说的就是这个刘晏。

刘晏出生在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

唐玄宗到泰山封禅的时候,刘晏为此作的文章就传到了唐玄宗这里。

唐玄宗对文章感到惊奇,就令当时的宰相张说(yue,四声,月)去考察一下这个小朋友。

张说对刘晏评价颇高,说刘晏是祥瑞。

唐玄宗当即就封刘晏为太子正字。

但是当年的刘晏实际上是九岁。

这就是“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改革漕运

刘晏前期的表现我们就不多赘述了。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任职前的背景吧。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元气大伤,连年征战不休。

经过唐肃宗李亨的努力,收复了两京。

到了唐代宗李豫,总算在形式上平定了安史之乱。

当时的长安米价每斗千钱,“地主家都没有余粮啊”。

那个时候长安的米粮就靠长安附近郡县的农民生产供给,但是常年的战争长安附近的生产力下降已经无力供给长安。

但是如果从外地调粮进京,损耗就会在两成以上,损失太多了。

当时的漕运大概面临三个问题。

一是河道年久失修,淤塞难返,漕运效率低下。

二是强盗横行,漕运经常被抢劫。

三是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因为战争,百姓流离失所,民力很难支撑漕运。

刘晏实地考察了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等水路的水力和船只,对于漕运还是持乐观的看法。

于是写信给当时的宰相元载,想要整顿漕运。

元载直接就把漕运失误全部交给刘晏,让其全权负责,让刘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干。

他将漕运及其相关的业务都收归国有。

雇佣工人,是雇佣,以前的民工都是徭役,积极性不高。现在久经战乱,如果不采取雇佣的话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结果就是成果显著,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疏通了河道,引汴水入淮河。彻底修复了安史之乱后的河道问题。

同时开办造船厂造船。

对于出厂船只,每造一艘给百万钱。

下属提醒他一艘船用不了这么许多钱,他的意见是只有把钱给够了才能造出质量上好的船只,这是长久的大事,不能太过计较。

然后变更了以前的运输方式,改直运为分段运输。

以往的路线是淮水到黄河,黄河到渭水,渭水到长安,路途遥远且曲折,效率低下。

刘晏在扬州,河阴(今河南荥阳北),渭口(今渭南附近)设置仓库,将漕运路线分为长江段、汴水段、黄河段和渭水段四部分。并严格要求“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

考虑到分段运输需要多次装卸的问题,他又要求将粮米装进袋子。这样不仅避免了损耗,而且万一出现翻船事故,米粮还能打捞上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损耗。

他又把船工整编起来,然后派军队护送,又解决了强盗劫掠的问题。“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

当粮米运到长安时,唐代宗李豫称赞道:“卿,朕酂(zan,四声,赞)侯(酂侯,即汉代开国丞相萧何)也”。这个评价可以说相当高了。

改革榷盐法

唐朝的榷盐法始于唐肃宗李亨时期,规定凡产盐之地,均设盐官。制盐者专门设立户籍,称亭户。国家对亭户免去徭役,所产食盐都有官府收购运销,不得私下买卖。

当时号称“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

到了刘晏这里,对榷盐法进行进一步改革。

他在产盐区设置监管官员,督促盐户生产,将盐税加到盐价中售卖给盐商,任凭盐商自主经营。

这种改革就是减少了官方的投入,以前官方不仅要管生产还要管销售,而刘晏改革以后只需要在生产上下功夫就可以了,销售自有商人代劳。

改革常平法

常平法最初是汉代首创。

即“谷贱时增价而籴(di,二声,狄),谷贵时减价而粜(tiao,四声,跳)”。

意思就是粮食便宜的时候,以现价加点钱收;粮食贵的时候,以现价减点钱出。两个很形象的字就表明了入米和出米。

因为粮食不仅仅是粮食,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粮食出现短缺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即便是封建统治阶级,也会想办法稳定粮价。

在刘晏这里,首先还是把相关业务收归国有。

然后扩大了经营范围,不仅仅是粮食,所有的物资都可以进行常平。

他的具体做法是,招募了很多人去了解各地的物价,因此各类物资的价格他都能了如指掌。

他再根据各地物资价格的高低进行买进和卖出,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

不仅如此,各地的物价也因此而平稳,社会安定。

有人责怪刘晏不赈济灾民。

实际上赈济的花费少了,达不到效果;花费多了,财政就会出现困难。

而且在赈灾的时候往往藏污纳垢,容易滋生腐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