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元童发“博焦”到巴拉子王:老赵聊铜人图形名物探索上篇

2020-10-05 02:04:04 作者: 从金元童发“

辽代铜人中的三撮发型 老赵藏品

由此引起我的好奇,转念想,“拨浪子”的急读,不就是“博焦”吗?况且不浪儿与博焦,又曾指向同一类发型。

所以,很可能,不浪儿是通过木棍—男孩—儿童—儿童发型的称呼路径在作着延伸。再往下,就是儿童玩具“不浪鼓”的用法。 汉族所谓的不浪鼓,蒙古语称丹不楞儿、布楞儿。

假设这个说法成立,那么由拨浪子转音而成的婆焦、鹁角,就不必过于再去考究他字面所指动物象形的准确性了。上海话有“小八拉子”称小娃娃,江南话有“小兵拉子”称下级士兵,有文字叙述说山东俗语中也有将喜鹊称为“长尾(yǐ)巴郎子”的说法。诸位,又是小娃娃,又是喜鹊,小鸟,宛如童子博焦的“勃鸽“修饰,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此中含有民俗融合与语音变迁的源流干系。值得继续探索。

辽代婴戏钱,胡坚藏品。穿上左右童子都是三撮发型。

辽代铜质童子绣球飘带造型,老赵藏品。三撮发型。

在这个传宋代婴戏图中,两位儿童,发型上都可见有彩缯结束。假设左边童子的发型为博焦,则可解决两个难题,第一,他脑门前端的突起,可以比拟为勃鸽之状,第二,有彩缯结束,第三,中间突起与两边脑侧的三个突起,组成一个所谓三搭头的组合,之后元蒙的不浪儿,与此结构类似,完全可以比拟,无非此类三凸起造型,是"三星堆",是"三潭映月"。而元蒙不浪儿的造型,是一上突二下垂,下垂部分且绕圈而已。

契丹铜人中的三撮童子发型,老赵藏品局部

契丹铜人中的童子发型,呈三出凸起,囟门前端有团状发保留 老赵藏品局部

假设这样的推理成立,那么以下这个契丹铜人的发型,则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博焦发型了,而且这类发形在辽代铜质童子造型中非常普遍。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况且契丹与蒙古都是东胡系统,自有传承的一面。

契丹铜质童子,老赵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