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这是《钱神论》中关于铜钱的描绘,作者用诙谐的语句暗示了钱里面暗藏乾坤,还有晋王朝当时纸醉金迷的荒唐。
不过虽然很多人抗拒人们对于钱的堕落,但是钱这个东西却真的很重要,历朝历代都离不开它。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税收,所以需要钱,百姓的生活需要交易,所以需要钱。总而言之,整个王朝整个社会离开了钱就什么都无法运行。
不过可惜的是,在关于钱的制度运行,历朝历代却总有一些让人迷惑的信息。例如,在明王朝时期,银两的数量已经达标,而且成为常用货币,但为什么明朝的税收标准,依旧是用“石”来衡量,而不是以“两”来计量呢?
按照史学家的说法,这是在最文明的年代里面,用着最粗鲁的计量方式,这里面是否另有乾坤呢?
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大家经常能够看到,那些大侠和公子,他们在客栈消费的时候,往往都会以白银的方式来进行支付。
特别是在《天龙八部》里面,乔峰每次吃顿饭动不动就是拿一锭银子拍在桌子上。
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还有货币政策,都没有真正的实行白银制度。
特别是在宋王朝时期,那时候我国的白银开采量数量极少,因此国家的货币大部分以铜钱为主。
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商业的进步,大家对于笨重而且数量颇多的铜钱,这个货币开始越来越不满,于是就开始慢慢的倾向于用黄金白银作为交易主货币。
不过可惜的是,不管需求有多大,但面临着我国白银产量的数量不足,大家依旧无法摆脱对于铜钱的依赖。
但这一现象到明王朝时期则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第一个就是元王朝进行全世界范围内的货币贸易,因此大量的白银流入到了这一区域,再加上元王朝统治者并不懂得如何利用资本,所以给明朝的民间留下了大量的白银。
除此以外,明王朝刚好赶上了两波热潮,一个是郑和下西洋,另一个就是新航路的开辟。
虽然这两个世界隔得比较远,但是都给明朝带来了巨额的白银收入。按照史书统计,在明朝中期,至少有一亿两白银流入到了大明的国土内。
至于说流入的过程,大概也很简单,西方人把大量从美洲开垦的白银,用来交换中国人的茶叶,丝绸与瓷器。
这使得大明王朝成为了那个时期,白银数量储存最多,而且最有能力开发更加文明的货币制度。
但诡异的是,大明王朝的繁荣却并没有改变它的计量单位,无论是政府的税收制度还是底层民众的交易标准,所有的人依旧在沿用着最原始的计量方式,那就是“石”。
这个计量单位实际上就是最开始的以物易物时候的标准,早在汉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使用。理论上来说,大明王朝竟然白银数量足额可以成为基本货币,那么就应该把“石”改成“两”,这样才能够更加接近于禁现在的货币政策。
然而悲哀的是,大明王朝的白银被定为“官方货币”,但是关于交易还是有着大量的依赖铜钱,并且交易的标准还是以物易物的“石”为主。
例如我们打开《明史纪事本末》,历代皇帝的税收都以多少“石”为主,从来没有人记载为“两”。而且每一次战场上进行军需消费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记载消耗粮食多少石。
一直要到明朝中后期才开始记载,军费开销多少两,粮食消耗多少两。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关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最开始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朱棣等等这几位皇帝的错误。因为那时候大明王朝刚刚一统天下,所以很多经济政策不得不借助于元朝。
所以朱元璋就在白银数量不足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的发行大明宝钞。那时候的大明宝钞,就好像是后来的金圆券一样,根本没有计划,而且随意超发。
这样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手里的货物越来越超值,而纸币的价值却越来越低。所以这就使得老百姓居然开始抗拒大明宝钞,甚至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状态。
开局的错误行为就阻遏了货币政策走向更加文明的状态,再加上后来几代皇帝的错误行为,进一步导致了白银未能形成货币制度。
其实,除了朱元璋当年的错误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白银本身的不稳定性。
别看当年在明朝中叶大明王朝共获得了1亿两白银,但是这些白银来得多也去的多。东西方交易越来越频繁,大量的白银流入同时,也会有大量的白银南下和北上。
不仅如此,当年大明王朝还曾经一度依赖于外来流入的白银来确保自己的货币稳定。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当印度、欧洲开始种植茶叶的时候,白银突然大规模的减少,甚至曾经一度导致大明王朝白银数量的短缺和整个市场的崩溃。
所以白银自身的不稳定性,导致大明王朝根本无法把白银当成基本货币,甚至用白银来改变货币计量单位。这一点对于当时的大明王朝的统治来说如同当头棒喝,所以才没有真正进一步的发展。
除此以外,史书中更是记载了这样一个尴尬现象。过去所有的战争都是以运送粮草为主,所以所有的军需需求都是以石为单位。
这个方法非常的粗糙而且不方便,正如当年汉武帝应对北方匈奴一样,他运送10石粮食,结果要被运送的人吃掉5石。所以当时的粮食运输损耗很大。结果明王朝时期做出的一次尝试,那就是用白银来代替这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