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需要理智和理性,过分的吹捧和抹黑都不是科学公正的历史观,任何朝代都有不足之处,也都有闪光亮点,攻击一点不计其余不对,一味歌功颂德也不可取。
在野史中,有脏唐臭汉鼻涕宋邋遢清(或者乱宋清鼻涕)的说法,这其中应该有很大的抹黑之嫌,因为有很多所谓的“依据”在正史中都找不到依据,脏臭鼻涕邋遢之说属于以偏概全。史学家和老百姓公认的说法应该是强汉盛唐富宋,至于应该如何评价清朝,倒是没有一个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结论。
“清朝无正史”,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唯一比较“权威”一点的史料,就是烂尾楼《清史稿》,这名字本身就透着不靠谱。于是各种野史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翻看野史,我们就发现了一些野得不能再野的信息,比如玄烨娶了自己的亲姑姑,并且封亲姑为妃,然后又偷换了大学士张英的儿媳、张廷玉弟妹,更奇怪的是后人只笑乾隆不笑康熙,并发出了这样的质疑:作为一代明君,康熙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吗?
说康熙皇帝玄烨封玄烨封亲姑为妃,又偷换张廷玉弟妹,并非毫无凭据,《满清外史》第二篇的第八章和第九章标题,就分别是
“玄烨纳姑为妃”、“强夺朝臣之妻”。
在第二篇第八章中,首先一口咬定顺治没有死于天花而是上五台山当了和尚,留下了一个尚未出嫁的小妹妹,这个小妹妹跟康熙一起长大,但是在朝臣做媒要将其嫁给某个公子哥的时候,康熙说话了:
“曷言乎嫁,朕已纳为妃媵矣。”
大臣们一致反对:
“宫闱之内,王化所基,故伦常不可紊。今公主于皇上为父辈行,皇上不能取同姓之姑为妃。”
玄烨毫不在意:
“不然。夫同姓不婚,谓母与姊妹及己所生之子女也。若诸姑者,既非我母,又非我女,抑更非我同生之姊妹,虽纳之,庸何伤。”
群臣力谏无效,康熙皇帝终于独断专行,封其亲姑姑为妃,这就是康熙做的第一件背德之事。
接下来在第二篇第九章,康熙又做出了另一件不靠谱的事情:偷换了大学士张英的儿媳、康雍乾三朝重臣张廷玉的兄弟媳妇——此女是不是张廷璐的夫人,“外史”中没有明说,但既然是有资格入宫给孝庄太皇太后祝寿的“命妇”,她丈夫的级别肯定不低。张廷玉的三个弟弟中,只有张廷璐在康熙朝考中进士并做了高官,所以如果康熙偷换臣妻确有其事,吃亏的就只能是张廷璐了。
《外史》把这件事说的有鼻子有眼,连那妇人姓啥都写得清清楚楚:
“廷玉之弟娶于姚氏,有国色之称。
(进宫给太后祝寿后抬出来)
衣饰犹是,面目全非,盖已另易一人矣。张姚两家心知其故,然畏祸,俱不敢言。而汉官命妇入宫之例,由是停止。”
这就是“玄烨纳姑为妃”、“强夺朝臣之妻”的两段记载。通过这两段记载,我们看到了一个荒唐可笑的康熙大帝玄烨——这哪里是一代明君?分明是昏君加西门庆呀!
但是笔者查阅做不了假的相关史料,却笑不出来了:虽然康熙可能算不上完美帝王,但这两件事他还真不会做,也做不到。
首先我们来看“纳姑为妃”:康熙的四皇后、三皇贵妃、一贵妃、十一妃、十嫔、十四贵人、四庶妃、九答应、九常在,没有一个姓爱新觉罗的。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说了:这事儿做得很磕碜,所以《清实录》和《玉牒》都故意不留痕迹。
但是我们看一看这个“姑姑”的年龄,也会发现这种事情不靠谱:皇太极于1643年挂掉,他最小的女儿即使是遗腹女,出生日期也不会晚于1644年。而康熙皇帝玄烨是1654年出生的,俩人(如果真有那人)至少差了十岁,康熙身边美女如云,跟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感情极好,又怎么会对一个比自己大十岁的姑姑感兴趣?
查阅清朝档案我们可以知道,康熙最小的姑姑,就是我们在《鹿鼎记》里看到的那个“建宁公主”——生于公元1642年的皇太极第十四女阿吉格,顺治十年(1653年)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的时候,康熙皇帝玄烨还没有出生。
“玄烨纳姑为妃”,可以证明是子虚乌有,那么他会不会偷换大学士张英的儿媳、张廷玉的弟妹、张廷璐的夫人呢?
我们看一下时间表,同样绝无可能,因为《外史》犯了两个严重错误:原文说“康熙时,张英曾为首相,其次子某京卿者,廷玉之弟也。”第一个错误,是张英并没有当过内阁首辅;第二,张英有六个儿子,老大廷瓒,老二廷玉,老三张廷璐,张廷玉才是次子。
张廷玉最大的弟弟张廷璐在《清史稿》中有记载:
“廷璐,字宝臣。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
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直南书房,迁侍讲学士。”
读者诸君都知道,康熙的母亲孝康章皇后(慈和皇太后)佟佳氏1663年辞世,康熙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1688年辞世,这两位老太太早就辞世了,张廷璐的夫人在1718年之后去给哪位太后拜寿?
这里顺便说一句,张廷璐也并没有因为“科场舞弊”而被雍正皇帝腰斩,这个人官声不错,结局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