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英格兰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着许多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中世纪时期,英格兰农民阶级兴起成为英格兰无产阶级组成的大部分。
在此时期,英格兰出现了阶级冲突正在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概念,这一理论围绕着整个中世纪的英格兰,同时英格兰作为一个宗教信仰大国,其修道院、教会的发展也时刻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
在如此重要的历史阶段,保持社会稳定方为上策,可是当时的英格兰修道院的慈善活动却在悄然发生转变。
一、 英格兰修道院慈善活动的起点
英格兰的的中世纪正处于向近代早期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这一阶段,宗教衰落、王权加强、商人力量兴起等无不透露出新时期的新气象,这是一个多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多事的时期。
贫困问题加剧,各种力量此消彼长,慈善救济行为也在发生变化,现代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大都发达且相对健全,但在西方福利国家正式形成之前,社会状况又是如何?
人口历史学家对英国及欧洲贵族出生时的预期寿命表明,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期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贵族,平均寿命都仅有三十多岁或四十多岁,同时在基督教的学说中还存在着一种离心的因素,即夫妻关系重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因此根据道德上的要求,在英格兰要求子女为父母养老是靠不住的,因此中世纪的西方人自中年时期开始就为自己养老在做准备,因此老年人生活的保障并不是取决于年轻时生养了多少子女,而是取决于积累了多少财富。
老年人越是富有,他的赡养条件就越是优厚,而对于贫困之人来说,贫困程度便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严重,且此时的社会制度方面尚未形成关于社会福利的相关制度,因此修道院便开始涉及这方面的慈善活动。
二、本心是善心
慈善体现着社会的一种互助精神与责任,同时也透露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生活的际遇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社会在发生变化的同时,生活也在变,慈善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
慈善是一种善良意愿的社会活动,有“施予者”和“受施者”的关系,它通过合法的、社会捐献或活动的方式,由个人或慈善机构不问物质回报地给予有需要的社群以帮助、赞助等,而在中世纪英格兰的修道院也正承担着这一角色,
修道院作为教会的一个部分,灵魂关怀、教育和救济是他们在修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修道院的任务也包括社会救济,修道士比普通的基督教徒更加热衷于施济。
和世俗的驱逐排斥外来人员不同,修道院同样会款待外来人,他们喜欢给羁旅之人提供住宿和饮食,也会免费医治穷人、收容穷家子弟和孤儿,为后世的慈善事业起着潜在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推进,向近代早期过渡的表现越来越强烈,因此社会资本主义得到高速发展,从宫廷到民间均有所体现,包括教会和修道院,修道院的慈善活动并不再如从前般纯粹,而是开始参杂许多资本,修道院的慈善活动也用善良意愿的社会活动向资本内容的社会活动转变。
以修道院的经济发展西多会为代表,西多会创造了当时西欧社会中修道院世俗化最成功的经济业绩,同时也对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多会作为修道院发展经济最成功的代表,引来了其他修道院的学习和参考,但也推动着修道院的慈善活动转向世俗化,转向衰败。
三、慈善活动背离初衷
在最初,修道院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力图通过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来保证精神纯洁。
1.经济发展下的不纯粹
十一世纪末,威尼斯商人已经把东地中海的整个海上贸易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以威尼斯为中心的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到意大利沿海与内地的许多地区,各国的市场和集市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商业活动不仅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逐日或每周举行的市场上进行,还在大规模的集市上展开外国商人与外地人和当地人展开贸易竞争,随着商业活动的不断传播,商人阶层队伍逐渐扩大,“城市也沿商业传播所经过的一切天然道路出现了”。
英格兰是一个岛国,但同时也正处于东地中海的贸易环内,城市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相互促进,为11世纪后英格兰带来一股新的空气和力量,是中世纪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
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必然会使得农业生产产品不再只供应所有者和耕作者的消费,而是作为交换品进入总的商品流通系统。
而这一发展现状和背景也为修道院发展经济提供了土壤,推动了修道院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了西方经济发展史上的历史机遇,也为修道院的慈善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同时慈善事业的不纯粹性也为修道院慈善活动的衰败留下隐患。
2.自私的慈善
修道院的发展壮大需要相应的人力及物质保障,修士从事慈善事业的最初目的也只是为了推动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以及积累文化知识储备来抄写圣经等典籍。
帮助世俗只是修士完成任务之后的副产品,修道院后期建立的学校、医院等机构的收益通常是局限于教会和世俗社会的上层人士,普通穷人的收益机会并不很多,慈善事业并不关心产生的世纪左右。
现代社会中慈善事业的目的是帮助受助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必要的生存技能,最终减少贫困现象的发生,而修道院的慈善活动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希望通过帮助他人来保证自己获得上帝的救赎,将行善的善功和救赎予以结合起来说的中世纪神思济贫观将这种救赎予以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