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殊的“农具”,简单谈谈布币的起源

2020-11-05 19:31:40 作者: 最特殊的“农

布币是我国古钱币史上一种非常特殊的钱币,主要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不用于其他常见的古钱币,布币并不是圆形方孔,而是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不少朋友曾经央求文瀚乐拍:你来讲讲布币的起源呗?下面就来细致说说这种特殊的货币。

资料显示,布币起源于一种名为“钱”的农具,《诗经·周颂》里面有提到“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到了隋唐时期,孔颖达在《说文》中注曰:“钱,铫,古田器”。对于钱的解释也是“田器”。

奴隶社会时期,金属制成的农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从完成金属冶炼到农具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金属农具的价值比较高,而且易于携带的保存,在以物易物的商业交流过程中,渐渐替代了谷物和牲畜,充当为一般等价物。然后逐步演变,成为形制稳定的金属铸币。

布币的诞生,主流观点认为是始于春秋、盛于战国,但是随着考古的发现,出土了很多西周的“青铜铲”,这种铲与布币非常相似。文瀚乐拍发现《逸周书》上有“武王克商,发鹿台之钱,散钜桥之粟”的记载,《吕氏春秋》中提到“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大体在殷周之际,钱、铸就已发展成为货币。

原始的布币在外形上更接近于名为钱的农具。随着后续的发展,銎部不断缩短,隆起的脊消失,蜕化为三道带有装饰性的直纹。春秋初期出现的空首布,虽然还保留銎,但钱体周边已经出现郭,有些空首布还铸有钱文。到了春秋后期和战国初期时,空首布演变为平首布,整个布币不再是立体形象,而是一个平面,布面文字也更加细致起来。总体上来看,布币的币身尺寸在不断地缩小,重量减轻,造型和纹饰也趋向于精整美观。

最初铸造布币的区域主要是周朝的镐京周边,春秋时主要在关中平原和山西,战国时期的魏、赵、韩、燕等国,这些区域也正是布币流通的主要区域。到战国晚期,随着圆形钱的出现,布币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趋势,后来秦统一以后,圆形方孔钱成为主流,布币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没有想到,西汉结束以后,王莽创立了新王朝,又开始铸行平肩方足布币,虽然时间不长,这枚布币的知名度却并不低。王莽时期的布币非常特殊,钱币面上用书法用悬针体的篆书刻着“货布”二字,书体潇洒俊逸。你可以认为这是返祖,也可以认为是布币是王莽最后一次的币制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整体呈青绿色,面背及穿孔有廓的布币,在颜值和艺术造诣上,都在我国古钱币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再到新王朝,千余年的时间里,布币这种脱胎于农具形成的特殊货币,文瀚乐拍看到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布币,在形制样式各有不同,却都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兴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