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3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学习英模事迹,弘扬抗疫精神”暑期实践营队以个人为单位赴所在地基层,收集学校和各自当地的抗疫模范事迹,了解抗疫先锋奋战历程,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战“疫”榜样,弘扬抗疫精神,传递战“疫”好声音!
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作为党员,他们不忘初心、冲锋在前;作为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他们尽职守责、无私奉献,始终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诠释着抗疫精神的真正内涵。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袁梁老师,在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主动担起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该有的责任,积极冲到抗疫一线,成为了学校的第一批志愿者。袁梁老师在被问及出发之前会不会觉得害怕时,回答道:“尽管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但我还是觉得疫情出现有这种需要,那我就应该冲在前面,我就应该去为大家做一些贡献,不管是作为一名党员也好,还是一名老师也好,我觉得这个都是我应该去做的!”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员吴志伟,在疫情期间主动参与到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配合村乡镇干部在卡口为进出口人员做登记、测量体温,提醒外出人员佩戴口罩等,为降低所在村感染病毒风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被问及志愿工作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时,他说:“面对疫情防控,大部分村民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体谅我们的辛苦付出,看到了村民团结抗疫防疫的力量;另外,从一起值守的乡镇干部苦口婆心得叮嘱外出人员携带口罩、讲解防控知识等,感受到了人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王其丽对玉山县第一中学党员教师黄吉伟进行了专访。黄吉伟在学校党总支发出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向所在社区网格报到的通知后,第一时间联系所在村委会党总支部,并以最快速度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黄老师从2月7日起,白天坚守在村口的防“疫“一线上,将体温测量、村落消毒、疫情排查、周边环境卫生清理等工作尽自己所能做到细致入微,为降低所在地村民感染病毒的风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作为一名高三老师,他晚上还在网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黄老师在他的朋友圈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白天参与到村委会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去,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晚上给高三学生上网课,这是一名高三老师的责任。”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罗佳雯对援鄂医护人员李敏进行了专访。回忆起援鄂期间的事情,李敏医生感慨万分。
李敏是首位进入武汉方舱医院的临汾医生。2020年1月26日,在古县人民医院人事科发布了支援武汉请战组建援鄂队员信息后,李敏立刻申请驰援武汉。2月9日凌晨2点,她接到院方通知,成为临汾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于当天启程奔赴疫情最前线。2月13日凌晨2点,她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进入由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改造的江汉“方舱医院”,执行首次支援任务,同时也成为此批医疗队中临汾市首位进入方舱的医生。2月13日至3月26日期间,她分别工作于方舱医院和袁家台医院,主要负责对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医疗救治。
身为党员,李敏医生冲锋在前,她直面疫情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带领团队最大程度的节约物资和减少消耗。作为首位进入方舱的临汾医生,她在出舱后,第一时间将舱内布局及工作流程告知队友,以减少他们的紧张。在生活上,她团结同事,将捐助的物资与队友分享,并帮他们整理个人资料。在疫情期间,武汉人民生活比较困难,李敏医生还自愿捐助了一千元党费,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疫区人民。回忆援鄂,她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便是湖北人的坚强乐观,队友们的团结互助,还有整个国家的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的精神。”
我们身边涌现的英雄们,他们外表普通,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是他们用坚守与勇敢,铸就了温暖有力的盾牌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每一次“逆行”,都是情怀担当,更是无畏奉献,感谢每一位战士,举起生命的火炬,与我们并肩而行!青春无悔三下乡,传递战疫正能量;宣传抗疫事迹,弘扬战疫精神,从你我做起!(王其丽 罗佳雯)
江西农业大学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