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何以为家

2020-07-25 21:48:54 作者: 洪水过后,何

7月17日,江西油墩街镇港湖村,村民到岸边帮忙搬运救援物资

河对岸,港湖村的村支书吴之华跑了一天,嘴皮快要被磨破了,但村民们依然不肯撤。他堆满苦笑,对我说:“跑了一上午,又一下午,说动的村民就十几个,大部分人比我定得住。他们就是觉得,自己家还好好的,有吃有喝,不会出事。走了还怕被人偷东西。”

一位救援官兵甚觉无奈,7月18日这天,他开了5次船,每趟船接过来的只有一两个人。据估计,洪水对岸还有400多人,按照这个速度,根本接不过来。第二天,吴之华的村里,巡逻队从6人增加到12人,效果依然不明显。民间救援队和部队的船停在岸边,眼看着转移任务难以完成,似乎要不了了之。

7月17日,江西鄱阳徐家村,村民们买了自己的船。坐3人的“大船”1200元,坐2人的小船800元,船成为了必需品。尽管船是塑料底的,在水下的“暗礁”很多,但他们坚持划船回到自己的家

村民们不全是无理取闹。7月13日过后,鄱阳各地的水在退去,尽管退得慢,但在他们看来,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从外地赶回来的人,看一眼家里,整理好东西就要继续打工。留在村里的人,也在等着收拾屋子。今年种不了地了,他们不得不变。

吴尊全就是如此,他是江洲镇的一位村民,因为包有数百亩地,往年是能挣个十几万的。衣食无忧,他就一直留在村里。今年没有指望了,他说,早就有个朋友找他合伙,朋友在广州做外贸生意,听说营收很不错。这一次,他终于打算试一试,只是不知今年的行情如何。

(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事实上,今年的洪水规格比预测的大。7月以来,仅仅在江西,赣北和赣中部地区的降雨总量已然达到常年的3倍以上,鄱阳湖的4座水文站,水位陆续突破历史极值。溃堤的极端事件多次发生,天灾随之降临村庄。

水中的家

另一个事实是,农民早不是单纯的“看天吃饭”。水淹过的村庄里,鄱阳县城的安置点中,多的是因为洪水才聚拢的家。所以,在受了灾的村民们脸上,甚至有家庭团圆的笑容。

哭声是听不见的,7月16日整整一天,我在五一学校的安置点处,从早到晚只听见了一次哭声,那是在邓家乡的一位老太太,嫌弃二女儿给她洗澡时下手太重,听见哭声的大儿子连忙去劝和。姐弟两个都是从外地赶回了洪水中的家乡。

这家人姓吴,大儿子解释说,平常家里只有老母亲一人,她87岁了,心里有股气,舍不得房子被淹。他是在惠州做普工的,虽然在家里排老四,但他毕竟是大儿子,照顾母亲的责任不能不担,才从惠州赶了过来,两个弟弟仍然在外打工。

7月13日,江西九江,去往江洲镇的船上,除了居住本地的村民,从外地回乡的抗洪青年,还有公益力量的参与。码头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平时的话,一趟船只运一两辆汽车,现在塞得满满当当,可见外界对江洲镇的关心

在外打工的游子纷纷归来,想看看自己家情况如何,在油墩街的桥头村,甚至成为一股“逆流”。7月18日开始,政府的救援工作以转移和安置为主。一家民间救援队,两个部队的兵力守在岸边。一名救援官兵解释说,房子在水中泡了快半个月,其实是有隐患的,可能发生坍塌甚至倒塌的事件,政府正想办法,对全村的人转移安置。

大多数的村民却拒绝救援,他们不想离开村庄。不只如此,每天都有提着行李和桶的人,他们是从外地赶回来的村民,遥望着洪水对面的村庄,只有一座桥能通过。但桥的入口被救援人员堵死了,他们拉起警戒线,只许出,不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