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猎的“90后中年人”

2020-07-29 11:25:08 作者: 被围猎的“9

这是剧中王漫妮,咬着牙分期付款,一个月工资不一定够的,价值18000的“人上人”的快乐。

这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对消费主义的美化。

为什么我的经验就不是这样的呢?

我也坐过邮轮,但是我睡觉认床,换个地方就失眠,对于我来说,那个镜头应该是翻来覆去一晚上没睡着,阳光打在我的脸上,我骂了一句娘,“这么贵的房子连个窗帘儿都没有”,我擦了一下眼角的眼屎,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和一脸的油,骂骂咧咧地起床。

推开窗户,船在海浪上晃得我直想吐,憋着一肚子尿,在栏杆上趴一会,咸腥的海风呼呼往屋里边灌。

一会还得顶着我的中国胃,去自助餐厅吃那些面包片、沙拉、烤肉,培根,只煎一面的鸡蛋和牛奶咖啡,然后跑到甲板上拿着信号不好的手机处理老板和客户们那些10086条未读消息。

去年公费旅游,2000一晚的希尔顿,我三天加班,没睡个囫囵觉,衣服都没机会脱。

旅游就旅游,谁还没出去玩过,没必要美化得跟做梦一样。

编剧们“花招百出”,渲染年龄焦虑,夸大租房困境,制造贫富对立、美化消费主义,方方面面都在试图扭曲和放大生活的不快,简直就是一个人间惨剧PRO,中年危机加强PLUS版本,制造的焦虑量大味足,绝对管饱。

3

剧中无数的情节,都在简单粗暴地渲染财富的力量和消费主义的快乐,对有钱人的生活简单化,浪漫化,有钱就有权利,有钱就可以当人上人,就可以骑在别人头上拉屎,而且越有钱越快乐,越没烦恼。

但是,我对社会的观察不是这样的。

我认识很多有钱人都很低调,待人谦和,赚得多的人,大多数工作更拼,要面对的问题越多,需要肩负的责任也越大。

盘子越大,日子就越不轻松。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钱这个东西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和买东西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二分货。

花100万,并不会比花10万快乐十倍,烦恼少十倍。

有钱当然好,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他并不是一切生活苦难的良药。

但是对于制作方来说,这不重要,制造对立,渲染焦虑是内容行业的财富密码,更容易获得爆炸式的话题热度,也更容易得到广告商爸爸的青睐。

一套组合拳下来,要成交有成交,要热度有热度,一个大热剧集就被创造出来了。

4

焦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情绪,剧中谈到的问题确实也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每时每刻都在遭遇的,但是,或许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更没剧中这么惨烈和戏剧化。

更触动我的是《三十而已》中,那些人在城市中流动的故事。

王漫妮,一个沪漂,来沪8年,拼命想要往上流动,在这个城市扎根。

但是,8年,她仍旧是一个奢侈品店的一线销售,每天挤着地铁,一个月一万五的工资,租着8500的房子。

很多年前,她和家里打过这样一个赌:

我跟家里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相信很多在外面飘着的人也曾经讲过类似的话。

我之前在北京带过几个不大不小的团队,因为招聘,每年都要面试很多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有很多“基础岗位”,这些工作几乎没什么价值,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机械,重复,纯执行,就是一个赤裸的拿钱来买时间的交易。

但是,没价值也总会有人来做。

每年,无数的毕业生涌进大城市,这些新鲜的职场补充剂,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技能,大多数人最后做的都是最基础的岗位。

我把人一批批招进来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这些人5年后,90%都是留不下来的,我的经验和观察告诉我:

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进步;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精进一门技术;

更不是所有人经验多了之后,就能带人,做管理;

大多数岗位的大多数人,5年之后,还是那个样子,就像王漫妮的生活一样。

没有谁规定,生活必须是一直向上的。

我经常会讲一个比喻,年轻人就像茶树上刚长出来的茶叶,进入城市,就是一个被开水冲泡的过程。

城市的水泥钢铁之躯,扩张是很残酷的,是以无数人的青春和生命为食的。

每一年新鲜的茶叶都会涌进这个蒸腾着的茶壶,滤走最好的那几年时间,然后落寞离开。

但是离开,并不是生活的终点。

5

我也曾经在很多城市中流动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那是一个永远灰蒙蒙 ,永远拥挤不堪的城市。

我觉得,我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加班也好,睡公司也好,天天吃盒饭也好,地铁挤死人也好,很少有什么苦是我吃不了的,我觉得一切都能接受,不就是做个拼命三郎嘛,拼就是了。

苦没给我留下太多回忆,北京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地铁站,我经常会给朋友分享这个地铁站的故事。

它们一样挤挤挨挨地往前走,走到尽头,等待着电击屠宰器的审判。

S型栅栏是应对人群拥挤时段排队的常用方案,用S弯道是为了防止队伍过长,充分利用空间,尽可能的维持排队秩序,总体来讲,这是一个还不错的方案。

但是我不知道是过分矫情还是怎样,我站在里面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失去了最后一点作为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