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山间的群测群防员——地质灾害隐患的“侦察兵”

2020-07-29 12:19:38 作者: 行走在山间的

烈日、暴雨等极端天气都可能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今年,我市暴雨频频,作为常州经开区横山桥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的群测群防员,成君每天都在一线巡查。

常州经开区共有11个地灾隐患点,大多集中在多山的横山桥镇。每年汛期是成君最忙的时候。最近,他每天都在各隐患点查看山坡上是否有落石、石间裂缝是否变宽、流水是否浑浊,还要推一推隔离隐患点的铁丝网是否牢固,提醒附近居民注意安全。

7月17日早晨7点,横山桥镇芳茂山地带,成君驾车行驶在暴雨中,紧靠小区道路的一处高大山坡上竖着一块地质灾害警示牌,降雨、风化、地震,都可能引发山体滑坡。一旁,靠近山坡的一栋别墅已经清空,不再有人居住。成君身手矫健,双手撑住山坡前的一处低矮围墙,一跃跳上山坡,身影渐渐消失在草丛深处,经过四处查看,确认没有冲刷下新的落石后,才转身回来。

成君曾是一名城管队员,以前每到汛期,他就和队员们一起扛沙袋、抽积水,守护着一方平安。随着经开区防洪大包围的建成,汛期不再受水淹之困,他在防汛工作中也转变了角色。“每到暴雨天,心就悬起来了。”雨越大,成君越得“逆行”。作为土生土长的横山桥人,成君对芳茂山和清明山的地形熟稔于心,尽管如此,暴雨天开车上山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注意安全。每次巡查,光车程就有20公里。为了方便开车和徒步爬山,即使在暴雨天,成君也不穿雨靴,只穿运动鞋。爬坡时顾不上撑伞,全身淋湿是常事。

成君将车停在侧门口的斜坡上,跟早已熟悉的寺中管事打了个招呼,便径直来到后厨内一扇破旧木门前。推开门便是一处略显陡峭的小山坡,一道高高的竹制围挡将山坡与后厨门前的一小段空地隔开了,成君一边拍照一边做着记录说:“以前,禅寺后厨紧靠清明山一处陡坡,极易产生地灾隐患。在经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的指导下,镇里进行了整治,将后厨面积缩小,与山坡间形成缓冲地带,并增设了100米长的围挡,避免万一发生山坡坍塌后危及寺中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巡查结束,他麻利地锁上后厨的门,又使劲推了推,才放心离开。

路两侧各有一处地灾隐患点,是2016年的一天深夜发现的。当时,路旁山坡不断有碎石滚落,夜间巡查的城管队员发现后,立刻联系国土所、派出所等多部门赶到现场应急处置,设置警戒护栏、警示灯,并派专人值守。“从那以后,江南路两侧的地灾隐患点就成了我们重点关注的点位,并列入了整治计划,4年来巡查了不下百次。”成君说。

削坡降坡以降低山坡陡峭程度,植绿覆绿以加强山石与土地的稳定程度,开挖水沟以提升排水功能,避免积水渗透导致石块膨胀……自江南路山体崩塌突发事件后,横山桥镇再未发生类似险情,群测群防员的巡查和整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今,横山桥已有2处地灾隐患点位完成整治,并通过终审验收;另外2处也已整治完毕,等待上级验收。成君见证了整治过程,也渐渐成为地灾隐患方面的“百事通”:隐患点附近有几家人,各有几口人,哪条道路逃生最近,成君如数家珍,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明晰撤离路线和避灾地点。“我们要求每个隐患点户主家中备有铜锣或口哨,一旦灾害来临,用这种最原始但最有效的方式通知大家第一时间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成君说。

小波 徐培舒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