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高中生坚毅品格——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2020-07-21 00:58:02 作者: 塑造高中生坚

2020年7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全省第二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结项调研结果,经专家组调研、评委会合议,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承担的课题《高中生坚毅品格培养体系建构》研究项目,被评为全省“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项目(为奖项最高等级)。

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优渥的生活环境,会让一些未成年人缺少许多锻炼能力、磨砺意志的机会。“要引导学生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大量翔实的研究和数据表明,“坚毅”已成为当代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2018年3月,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三高中”)“高中生坚毅品格培养体系建构”课题入选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名单,成为无锡市入选此项目的4所学校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我们始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坚韧不拔的办学精神更彰显着执着的坚毅品格,坚毅因子早已印刻在每一代三高中人的脉搏之中,这也是我们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该校校长王晓刚校长说。

(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王晓刚)

顶层规划,传承创新,搭建品格教育体系

回顾三高中的校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高阳先生变卖家产实践办校诺言,抑或是唐文治先生掌校10年义不受薪,直至双目失明仍坚持讲学,无一不体现了三高中刻在骨子里的坚韧与毅力,而这样的精神也在一代代地传承,成为润泽无数师生的宝贵财富。

(2018年12月29日学生诵读唐文治先生作品《人格》篇)

在新的历史时期,三高中汲取先贤的力量,创新教育模式,以“积聚坚毅能量,奠基积极人生”理念为指引,聚焦坚毅品格的培养,帮助学生拥有清晰、坚定的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不懈奋斗的决心,始终保持积极投入、乐观进取的态度,面对艰苦或者不利的情况,勇敢面对,且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和控制能力。

学校开发有生命力的特色资源,积极构建坚毅品格培养体系,利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德育理论与实践,以发现和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为出发点,以让学生在积极的行动中获得积极体验为关键,积极开展德育课程、活动与心理教育,挖掘并提升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因子,奠定坚毅品格的基本底色。利用逆商理论对学生进行抗逆力培养,主要透过让受辅导者改变自己的负面思想、导入正面的想法,使心态从负面回归正面,增大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弹性,增强坚毅力。

在积极心理学、积极德育主题教育思想和学生发展指导理念的指导下,学校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建构起了“分层递进目标、过程跟进操作、物型空间保障、多元动态评价”品格培养四大体系,并围绕坚毅品格“自觉、自控、乐观、勇敢、耐挫”5个核心维度,从内烁和外育两方面着手,培养高中生的坚毅品格,使之实现积极向上、富有弹性的柔韧生命。

分层落实,逐个击破,推动品质工程高速发展

一是“量化目标,个性化定制,分层推进品格培养”。为了推进项目落实,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三高中将坚毅品质培养的工作细化为五大维度:自觉、自控、乐观、勇敢、耐挫,并将目标设定为初级、中级、高级进行分层实现,从学业、生活、人际、体育、其他5个方面设置具体活动,实施学生的坚毅品格培养。

在设立以上宏观目标的同时,学校还结合学生的成长,从微观角度给每个学生设定个性化、具体化的目标,以使学生能够真正树立坚定的目标追求,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

(仰望先贤,放飞梦想)

二是“注重过程,内烁外育结合,把握项目整体运行”

1.内烁:“坚毅品格”的内化行动。学校根据指向坚毅目标的自觉、自控、乐观、勇敢、耐挫5个维度,设计具体的操作活动途径,同时给学生下发“任务单”,并结合“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网上点评。根据上述5个维度,设定个人任务账单,包括学生学习、生活能力、体育锻炼自我检查账单,通过任务的完成使学生逐步达成五维目标,从而培养坚毅品格。

在项目行进过程中,学校以“三育一省”为抓手,通过课程的激励教育和学生的内在自省,激发并唤醒学生的坚毅品格。

在德育方面,学校围绕坚毅品格的培养设计德育系列课程:主题教育课“永不言弃的信念”“成功无捷径,学习当奋斗”等;任务驱动课“跌倒了就爬起来”“我来做”等;实景具象课“我行,我一定行”等,指向自觉、自控、乐观、勇敢、耐挫五大目标。在心育上,学校从自觉、自控、乐观、勇敢、耐挫5个方面出发,开发心理模块课程和心理社团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自控力及勇敢的态度,以个案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耐挫力,以团体辅导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观。在体育方面,学校以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节等“阳光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锻炼自觉性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啦啦操和健美操训练展示、两人三足欢乐赛等“多彩体育”,营造宽松欢乐的氛围,培养学生向上乐观品质。在自省方面,推行“自我反思、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让学生对自身所作所为尤其是对挫折和失败进行思考和总结,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让学生自我激励,为设定的目标努力工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