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现实是,历史上不少姓氏族群都经历过改姓,否则如今不会产生这么多或常见或冷门的姓氏。在冷门姓氏中,一些姓甚至连《百家姓》也没有收录过,听说过它们的人更是非常少,也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不过在现代社会,网友们热衷于分享自己身边那些冷门姓氏,因为太稀有,或者寓意太“不正经”,冷门姓氏往往能引人发笑。比如“滚”姓,如果不是在资料上看到了,谁能相信这样一个单独使用有骂人嫌疑的字眼也会跻身姓氏之列呢?
再比如“死”、“冥”、“鬼”、“尸”,这些一看就让人觉得阴风阵阵的字,也是中国姓氏大家族一部分。一般人只是觉得冷门姓氏好玩,但那些真正拥有冷门姓氏的人却常常感到“欲哭无泪”,比如老家在山东省威海文登市埠口镇嶅山村的蔄(màn)清旭,就曾因为姓氏过于稀有而苦恼不已。
蔄姓非常特殊,在日常使用中,它往往以“苘”的简体形象出现,“苘”是一种植物,应该读作“qǐng”,跟蔄完全是两个字。蔄的正确写法应该是繁体,蔄清旭介绍说,自己老家一共有400多人是这个姓氏,因为此姓太过于冷门,连电脑系统也很难打出来,他注册打车软件和办理证件时都遇上了很多不便。
蔄清旭真正的姓氏是刻意造出来的字,简化后的版本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为“问”,而不是“冋”。早年蔄清旭注册打车软件工作一段时间后,居然因为实际使用了“苘”作为姓氏而被怀疑冒用他人身份,导致账号被封掉。
对此蔄清旭觉得非常无辜,如果使用原来的姓氏,别说申请账号,办理身份证都成问题,无奈之下他才和族人一样用了“苘”替代。电脑系统没有收录原始版本的“蔄”字,所以蔄清旭要改回原来的姓氏比较困难,这个稀奇古怪的姓氏,《百家姓》跟很多权威字典都没有收录,它到底来自哪呢?
据现代学者考证,“蔄”这个字最早出现时,并没有任何特殊含义,只是单纯作为一个姓氏被拿来使用,属于人为故意造新字,它最早出现在典籍中,是三国曹魏时代魏国大学士张揖编写《埤仓》将其收录进去:“蔄,姓也。”而之前的辞书里,是没有任何关于蔄姓记载的。
所以可以大致推测,蔄姓结构特殊,属于某个世家大族改姓造出来,那时候平民不可能特意造字,只有贵族才会为避难等原因改姓造字,蔄字上面为草字头下面为“门”和“口”,草字头寓意草民,指家族造字时的身份,下面的字代表人口和门路,暗指藏在民间的子孙将来门路畅通;这个字与快慢的“慢”同音,更表示子孙不可急于求成,要慢慢等待时机。
蔄姓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慢慢为互联网所知,蔄清旭为此也是非常困扰,他40岁时还没有办好结婚证,为此他曾经强烈要求废除这个姓氏,但姓氏保护者却认为此姓寓意难得,应该让输入法来适应它,而不是让时代淘汰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