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天空中那隐形的翅膀

2020-08-06 20:04:34 作者: 沙河,天空中

在去沙河村之前,我曾经好几次从它村口的202省道上骑车穿过,那是一个很长的下坡路,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停下来,根本不愿意放弃那种飞翔的感觉。

但进得村口的牌坊,里面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这些年,涉县的乡镇也在搞新农村建设,无论那些马路,还是沿街的一些房屋、树木,都有了一些新气象。在漂亮的村委会门口,路有了分支,为了少走冤枉路,我问了一个村民,他指指左边,说不远就到了。

在走过了涉县很多昔日的革命村庄之后,我的目光开始转向远离清漳河的东北方向。涉县虽然地域辽阔,可是无论走进哪一个村庄,只要用心挖掘,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沙河村也是如此,它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最早的三大电台之一所在地。1946年9月,为了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对新闻报刊宣传的封锁,向国内外宣传我党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主张,沙河村新华广播电台便开始广播了。

沙河村其实和沙无关。据涉县地名志记载:村中有清溪、浊溪、大南河流过,三仨质同,仨沙同音,久之,便得现名。沙河村地形隐蔽,位于三条山谷的交叉点上,周围是高大的土山,村南上场山是附近最高的地方,有利于架设发射天线。村上五十多户人家,距离相邻村庄最近的地方也有几里路,比较适合保密工作,是建立电台比较理想的地方。

起初的广播设施相当简陋,250瓦的广播发射机,是用从敌军那里缴获的两部导航机进行技术改装的,广播所需的电力,是用两部烧木炭的汽车头所发的。播音时用毛毯和白土布做隔音和防回音设备。没有录音设备,就靠播音员重复广播。条件的简陋和艰苦,并没有阻碍那些飞行在天空中的隐形翅膀,它们飞过大江南北,传递着鼓舞斗志的信息。

参观这样的村庄,心情与参观129师司令部旧址是一样的,在那样艰苦战斗的日子里,每一个环节在现在看来都显得弥足珍贵。

在去电台旧址街道的墙上,可以看到一些“刘邓大军”的墙画,无论那些战士,还是那些村民,都给人一种英勇向前的战斗情怀。

在路过一个小桥时,几个村民在树阴下闲聊,对我的打听,一个长者说,这就是了。这才认真的打量周围的一切,他们所坐的地方,便是当年的电台井,墙上一块标牌的文字也说明了电台井的来龙去脉。那个老者又说,你现在来的不是时候,看门的可能下地去了,你去那个院子里问一下吧。看我推车转身,那老者又说,自行车就放这里吧,丢不了。我看看他们几个,心里虽然有十分的不愿,但还是抹不开面子,放下自行车去找看门人。等我回来的时候,看到自行车安稳的停在那里,心才放下来。

电台旧址的整条街道都整修过了,除了墙上那些当年战斗的墙画,其他墙壁都涂上了白色的涂料,边角也用淡蓝色的涂料涂了。而路面都是些青色的石板,看上去素洁而整齐。其实不用看那些门口上标示牌的说明,我也知道,那些屋子里当年一定分担着不同的任务,无论编辑部、还是工作人员宿舍,能够保存到现在,说明人们还没有忘记他们曾为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做过的贡献。

我看到了当年的播音机房,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台设备,一只话筒,当年,播音员魏琳就坐在那张简陋的桌子后面,用她永不疲倦的声音传递着南来北往的消息,在回忆录中,她曾这样写到:设备非常简陋,连扇门都没有,播音室就挂上一条土制的羊毛毡子门帘,有时把室外的羊叫和吆喝声都一起传了出去。当时没有录音机,播送歌曲就把文工团请来,在话筒前当场演唱。

这样的画面有些寒酸,可是在寒酸的背后,却是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和解放全中国的勇气。

播音员齐越是1947年3月底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那时因为战事需要,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从延安瓦窑堡迁往沙河村,在这里,齐越因他刚劲雄浑的声音而成为新中国广播事业的第一个男播音员。

看完播音室,我走出来,整个小巷里寂静无声,正午的阳光有些燥热,我正犹豫是否返回时,却突然看见树荫下坐着那个刚才在电台井跟我说话的老者。他说,跟我吃饭去吧?我笑笑,不好意思的摇摇头。不管他是不是发自内心的邀请,但这样的话对一个陌生的走行者来说还是感到很温暖。我说,您还记得当年的那些情况吗?他摆摆手说,那时候我刚刚几岁,还不记事呢。我有些遗憾地在他身边坐下来,我说,还有人记得吗?他说,有吧,可是说话都不利索了。他说话也不利索了,连牙齿都快掉光了,一张嘴便是粉红色的牙床。我说,这是你们村的一笔财富啊。他点点头,把目光放在那些古朴的房屋上。

我也把目光放出去,似乎想寻找一下天空中那些隐形的翅膀。可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只有村庄、树木、我和他。回转头,一面雪白的墙上,是几个鲜红的大字:新中国新闻事业从这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