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税务:做好“三个加法” 让税务扶贫开出希望之花

2020-08-24 14:53:48 作者: 叙永税务:做

税务局干部帮贫困户搬新家

9名第一书记,21名全脱产专职帮扶干部,198名帮扶责任人。

11个乡镇 ,35个村。

上千个日夜,他们只为一件事——为叙永建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县而努力。

“今天你帮扶的贫困户有什么需求”“哪些情况又要解决了”“你啥时候去看看贫困户”……在叙永县税务局,干部们谈得最热烈的不是业务,而是哪家帮扶对象又有需求,或许大家会疑惑“税务干部不务正业”,可事实上,全局上下都明白一个道理: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户,只有乡亲们都脱贫了,才能铆足劲儿抓经济发展。 正因为全局上下一条心抓扶贫,才有了贫困户日见起色的好日子。

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唯有“白加黑”、“5+2”。自全覆盖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叙永县税务局共帮扶11个乡镇。其中,兴隆镇、正东镇、落卜镇、枧槽苗族乡这4个乡镇是包保乡镇。35个村中有11个村是包保村。兴隆镇卷子城村和枧槽苗族乡观音桥村为县税务局结对帮扶贫困村。同时,该局派出全脱产专职帮扶干部21名,198名帮扶责任人,帮扶贫困户1070户。

“全县一共25个乡镇,我们就承担了4个,从2018年税务系统合并后,局内所有的干部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平均每一位干部,都需要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叙永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宏坦言,这次的扶贫工作体量大、涉及面广、工作难度也大。不仅如此,干部职工还要承担难度越来越大的组织收入任务、要求越来越高的税收征管工作。面对扶贫工作和税收工作的双重压力,叙永县税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在保质保量完成税收工作的同时,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

据悉,该局在精准扶贫之初,就明确党委书记为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领导机制,划定贫困户为基本作战单元,定点贫困村为主攻战场,精准锁定任务,精准定向施策。同时,该局以“一张清单、三项机制”的创新机制,统筹帮扶资源力量,硬化精准扶贫机制,凝聚精准扶贫合力。通过“诚意”“产业”“知识”三个加法,画出脱贫“同心圆”,“加”出扶贫大合力。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助贫困户为烤烟施肥

加诚意 一颗真心换信任

“婆婆,今天有没有感觉好一些,眼睛能看得到东西了吧?”一大早,叙永县税务局驻观音桥村扶贫干部们就提着营养品来到帮扶对象韩启珍家中。“能看见了,谢谢你们,真的太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了。”韩启珍激动地感谢道。年事已高的韩启珍患有白内障,有一个儿子,但常年在外打工。得知这一情况后,税务局帮扶责任人第一时间与叙永县医院取得联系,积极帮助韩启珍治疗双眼。经过两次手术后,韩启珍的视力日渐清晰,生活也越来越有起色。她说:“我自己还养了十多只鸡,虽然说有人帮助,但我自己还能动,还是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才行。”

另一边,正东镇新龙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也结束了,贫困户欢喜地搬进了新房子。

而说到这次危房改造,干了近4年扶贫工作的杨奇睿感触颇深。“从最开始的不信任,到现在有啥事儿都想着我们。”杨奇睿介绍,他负责帮扶6户贫困户,2017年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不少贫困户都有抵触心理。杨奇睿说:“他们大多觉得我们不是真心过来帮他们的,对我们不信任。”

若无信任,扶贫工作根本无法继续,怎么办?杨奇睿思来想去,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换取贫困户的信任。于是,他自掏腰包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问题,统筹身边资源帮助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他说:“当时,我帮助其中一户贫困户解决水泥3吨、红砖5000匹、石粉10吨,为其节约了危改资金,提高了危改质量。现在,那座经过改造的房子已成为村里的危房改造示范点。”

此外,县局党委还多方联系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8万余元,为帮扶村卷子城村贫困户做屋顶防水,为贫困户买床,修缮门窗,改厨改厕等;组织单位和职工捐款捐物12万余元,为帮扶贫困户送去粮、油、衣服、鞋袜、棉被等生活物资。

一枝一叶总关情,扶贫路上有担当。该县税务局每一位扶贫干部,不怕苦,不怕累,带着感情去帮扶,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换来了贫困户的信任。

加产业 多个项目照亮致富路

村集体收入为零,卫生环境脏乱差,困难群众生活没有起色……观音桥村有124户贫困户,家家都有烦心事儿。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几年时间,观音桥村人均收入比2017年增长了近一倍,更关键的是,贫困户们的精气神也不一样了。

叙永县税务局到底用了啥法子?

观音桥村距离叙永县城55公里,山多坡大,自然资源禀赋较差,经济基础薄弱,要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就得从产业发展入手,就得发展集体经济。

“村里有一个生猪场,一直闲置,我们要想办法让它‘活’起来。”为解决生猪寄养场尚未通电通水从而无法出租的问题,任观音桥第一书记的税务干部何潘杰,一边通过单位领导协调电力公司,帮助寄养场进行电力安装,一边筹集资金建设水渠铺设饮水管道。2019年8月,寄养场成功实现租赁,村集体经济每年实现3.5万元的稳定收入。

仅仅3.5万元的收益是不够的,为了做大集体经济,该局扶贫干部还动员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再加上帮扶单位的帮助,购买商务车一辆,通过多方联系,成功实现稳定的租赁收益,2019年实现收益7万余元, 27户入股贫困户通过项目分红,每户获得资产收益600元,有效建立起了村集体经济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除了壮大集体经济,通过税务干部的帮扶,观音桥还出现了一位“脱贫明星”。

57岁的郑先桥曾经是观音桥的贫困户,其妻子患有慢性病,其儿子骑摩托车严重摔伤,郑先桥成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脱贫以前,郑先桥一家的收入就靠养几头牛。他说:“以前养的牛,数量少,质量也不高,卖不了好价钱。”县税务局得知情况后,帮郑先桥换了肉牛的品种,申请小额贷款,解决启动资金问题,并帮助其联系销路。 “最多的时候家里养了20多头牛,一头牛可以卖2万多元,利润都有三到四千呢!”现如今,郑先桥每年靠养牛都有约10万元的收入,不仅如此,他还带动周边5户村民一同加入,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