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自己的孩子,黄非非心里却装着别人家的孩子。2月下旬,企业陆续复工。一天,黄非非去走访企业时,发现一个孩子独自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急速行驶的电瓶车撞倒。找到孩子父母一问得知,夫妻俩在企业车间上班,学校还没开学,孩子放在家里没人管。黄非非意识到这是个共性问题,于是她和社区干部商量,将一间4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腾出作为“托儿所”,由网格长、网格员轮流看护,孩子们白天在托儿所做作业、玩耍。社区的这个温馨举措,让不少返回慈溪务工的双职工非常安心。
“黄非非工作踏实,为人热情。她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为居民排忧解难,是大家的贴心人,是社区的得力帮手。”星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挺说。
赵林根(右)送口罩上门。
桐乡网格员赵林根把“掌上基层”“微嘉园”用得很“溜”——
为网格管理插上“智慧翅膀”
利落的寸头,白色的“疫情防控”袖章,虽然走路有些一瘸一拐,可脊背挺得笔直。他叫赵林根,是嘉兴桐乡市濮院镇新联村第四网格的网格员,8月27日被评为全省最佳网格员。
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第四网格的新居民有80%以上。只要租住久一些的居民,都认得赵林根,而且都清楚:赵林根并不“瘸”。他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排查、巡逻走路太多,得了跟腱炎。
伤痛并没有困住赵林根。这个被大家喊“老赵”的70后网格员,早就追着年轻人的脚步,尝到了智慧治理的甜头,在“虚拟网格”里如鱼得水。他不仅把全省“掌上基层”手机端平台用的很“溜”,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他还拿起了嘉兴网格管理的辅助“武器”——“微嘉园”。
它虽然只是一个微信小程序,却集服务居民、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等功能于一体。正是这个“武器”,让赵林根成了“指挥员”。
1月23日,赵林根接到返岗战“疫”的第一项任务:在网格内开展地毯式排摸,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他所在的网格有150户,1597人,他一个人,摸清底数要多久?第一天,他用了笨办法,爬楼梯从早爬到晚,总共才登记了16户。
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赵林根在“微嘉园”上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令”。出乎他的意料,当晚,他的手机 “叮咚叮咚”响个不停,报名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党员、妇女组长,还有大学生。他划出了16个微网格,“承包”给志愿者,短短两天,150户,都做好了一户一档!
有了志愿者,网格底数清了。这时,第二个难题又来了——口罩奇缺!于是,赵林根又成了“救火员”。
那几天,“微嘉园”的网格群里,村民都在“刷屏”问,到底哪里能买到口罩?还有一些村民急着去医院,却没有口罩用。怎么才能渡过难关?大家都很焦急。
赵林根和同事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委政法委反映情况后,“微嘉园”很快上线了一个“口罩互助”功能模块。村民可以在这个模块里发求助帖、捐赠帖。
口罩有了,可怎么传递?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困难,不能串门。赵林根就承接了这个任务,穿梭在网格里,成为精准的“救火员”。1个、3个、10个……一个个口罩,一点点温暖的力量,在第四网格里流动起来。
“微嘉园”这个“武器”,还让赵林根成为“护航员”。
起初,并不是人人都理解防控措施。蔡娇娣的网格里有一位村民按规定需要隔离,上门通知时,村民隔着门就骂骂咧咧,还说“你有什么了不起”。
“我告诉他,网格员是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为群众服务的。他说,那好,以后你给我服务。我说,我一定服务好,但你要配合我的工作。这不是为我,是为你自己,也是为了全村人的健康。”
刚隔离时,这位村民还是有情绪,不仅经常在微信上说怪话,还故意刁难蔡娇娣。送生活用品上门几次后,对方的态度开始转变,会说谢谢了。隔离解除时,对方索性改口喊蔡娇娣“小妹”。
工作中,蔡娇娣也掉过眼泪。那是抗疫物资最紧张的时候。一次,一位村民志愿者的丈夫找到她,质问她为什么不给他老婆发口罩。蔡娇娣解释:街道已经想尽办法了,但口罩缺口还是很大,只能麻烦你们先用自家的口罩顶上。可无论怎么解释,对方始终认为她自私,留下新口罩自己用。
看着对方气冲冲的背影,蔡娇娣忍不住哭了。其实,最困难的日子里,蔡娇娣也只有一个口罩,摘下来用开水烫烫,晾干了继续戴。“可是我也能理解他,他是担心自己的家人。所以擦干了眼泪,我就千方百计联系亲友,总算借了几个口罩发给志愿者,我自己一个都没留。”
后来,这位村民的妻子知道了这件事,专程来向蔡娇娣道歉。她说,“娇娣啊,你不要往心里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都很感谢你!”蔡娇娣再一次流下了眼泪,但这次是感动的泪。在她看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网格工作最大的动力。
“我只是全省33万名网格员中的普通一员,既然做了这个网格员,就要做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兢兢业业,用真心换真情,就能让群众更有安全感,社会更加平安和谐。”这是获评全省最佳网格员后,蔡娇娣的感言。
“微嘉园”的每一名用户都是实名制,这给赵林根的工作带来极大便利。2月23日,赵林根在“微嘉园”上收到了一位租户的求助信息,“我妻子刚从河南回来,现在发高烧了,怎么办?”
赵林根有些担心。他打完卫生防疫部门的电话,就往求助者家里赶,还不断发信息安抚他们情绪。夫妻俩后来被送到医院接受核酸检测,两天后,核酸检测显示为阴性。得知这个消息,赵林根终于松了口气。
从最初的“一户一档”纸质登记表,到“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手段的运用,再到如今“微嘉园”平台的熟练操作,赵林根这个“70后”为网格管理插上了“智慧翅膀”。
蔡娇娣(左)为居民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