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杨基础:花甲之年再出发

2020-08-31 07:02:08 作者: 清华杨基础:

原标题:清华杨基础:花甲之年再出发

2007年,已经在清华任教20余年的杨基础步入花甲之年。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延续之前的生活轨迹,平稳度过在清华最后的几年执教生涯后,办理退休手续,与家人共享天伦。

但他的一个决定,改写了人生的后半程,也改变了千里之外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的发展之路。

2001年起,清华大学开始对口支援青海大学,陆续选派了多位优秀教师任挂职干部,开展支援工作。清华大学化工系负责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化工学院,2007年,系里需要一位教授到青海开拓工作。

杨基础曾多次参与化工系教学科研规划工作,经验丰富、见解独到、责任心强,从个人能力与品质上是不二人选。不确定性在于,他当时已年过六十,化工系领导担心,他是否能承担繁重的对口支援工作。

系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征询杨基础的意见时,杨基础一口答应了下来。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他只说没想太多,清华人就是这样吧。

能力有大小,但首先要尽心

杨基础刚来到青海大学时,化工学院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硬件条件差、教学科研方向不清等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支援工作,成为刚到青海后摆在杨基础面前的第一道重要“考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了解青海,才能理解青海,最终服务好青海”。杨基础暗下决心。

为了摸清当地化工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他到一线去调研,克服高原反应,跑遍了西宁和柴达木盆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地处青藏高原、深入盆地腹地,动辄就要七八个小时的车程,交通非常不便。

每到周末,天地之间,两行车辙,便是杨基础的“出行印记”。这期间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详实地记录下来,成为后来开展工作的第一手材料。

也是从刚到青海这年开始,杨基础坚持每年暑假组织清华大学化工系的教师去青海大学调研,了解青海大学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帮助制定教学规划。化工学科的建设与当地的条件与需求密不可分,不能简单地拿清华的条件和标准去套,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杨基础说。

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刚是当时与杨基础在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共事的学院院长。时隔多年,回忆起杨基础,他评价说:“每年来对口援助的高校教师也不少,但是杨老师是我认识的年龄最大、跑的地方最多、最讲奉献的一位教授。”

谈及杨基础的“拼”,有一件事至今仍让他感慨不已。“2012年,杨老师指导和参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的撰写,在答辩的前一天晚上,他还拉着我反复讨论、修改方案到凌晨3点多。他那么大年龄,不仅没有任何抱怨,还一直给我鼓劲打气。”

在杨基础看来,建设好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应该要做到两个“就地取材”,一是研究方向“就地取材”,二是要培养利用好当地“人才”。他对学院100多位教师的个人情况都了如指掌,结合每位教师的特点和研究方向进行“传帮带”,一步一个脚印地筑牢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师资力量的基石。

在牵头负责清华对口援助青海大学化工学院3年后,2010年,应青海大学方面的请求与杨基础自己的意愿,清华大学正式任命杨基础常驻青海大学,并挂职担任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2010年以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较少开展过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一年的科研经费也只有30万元左右。

经过调研与反复论证,在杨基础的建议下,青海大学化工学院明确了以他牵头组建了两个科研团队,分别致力于研究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盐化工分离工程,其中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科研团队直到现在仍在青海大学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和人才培养,都是杨基础心中的重中之重。在青海大学任职期间,他推动化工设计类课程群的建立,在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方面,也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2012年4月,杨基础到了退休年龄。周围的同事都以为他会回家享享清福,但在清华办理退休手续后,他选择了留在青海继续工作。

燃烧光与热,只因爱得深沉

一个学科的源起、发展、兴盛与衰落,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上世纪,化工专业还是非常热门的,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青年学生投身化工专业学习,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包括杨基础在内的一大批老化工人正是在这个阶段与化工结缘,在科研创新与实业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些年来,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学界还是实业界,优秀人才正在流失,还有不少人对化工不甚了解,存在一些偏颇的认识。

杨基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为一位和化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教师,他心里十分清楚化工行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何让化工专业吸引到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成为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个难题。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提出了一个动议:专门编写一套针对青年学生的化学化工视频短篇集,并配科普书,让同学们通过动画、视频这一更直观、生动的形式去了解化工,破除对化工学科与行业的一些偏见。

金涌的动议与杨基础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杨基础眼中,拍视频短片适应青年学生爱好,是有效的科普方式。

理想很丰满,但要实施起来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化工系的教师搞教学、科研是一流,但拍动画短视频可是“门外汉”。如何选题、编撰与设计内容?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科学原理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动画视频呈现出来又不乏趣味?

关键时刻,杨基础又站了出来:我没拍过视频短片,能力差一点,但是态度认真一些,也是能够做好的。

2010年,在43位两院院士的共同倡议下,这项名为《的科普短片项目正式在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立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